返回京都风云 第一百四十九章:扇子的来历(2 / 3)  秦京小吏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意要和他们一起吃吗?事已至此,秦风自然不好推觉,点了点头。

    赵灵儿懂事的拿起银子银票还有那把折扇,跟在秦奉后面,同他们一起上了二楼。

    蜀香园的一楼、二楼是同样的格局,不同的是一楼都是小包间,而二楼则是大包房,一楼的适合四人以下的聚会,而二楼的则是五人往上的包间。

    杨清的朋友就有四人,加上赵灵儿和秦奉一共七人,在座楼下的包间就是有些小了,但是上来后秦奉还是告诉小厮把自己先前点的菜,上到新包间即可,毕竟他和赵灵儿真的有些饿了。

    刚一进屋,杨清赶紧安排座位,作为主人的杨清自然坐主位,右手边就是秦奉和赵灵儿,随后他的朋友依次而坐。

    一进屋,私密性就大了起来,一些在外面不好说的话,在这里就好说了,刚一落座,杨清的一名朋友就大笑着开口说道:“哈哈哈!那王清河偷鸡不成蚀把米!你没事没看到他喊完时落荒而逃的样子啊!当真好笑,差点摔倒在地。”

    旁边的朋友也附和了一句:“没错,这坏种,这次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活该!”

    提到这里杨清说道:“此时还要多感谢秦兄。”说着以茶代酒敬了秦奉一杯,他的朋友们和秦奉也赶紧以茶当酒一起饮下,只有赵灵儿在那专心的数着银票。

    这时几人也都说道:“多亏秦公子高义,倡议出售,不然这京都之中哪有人能是哪个淮安先生张景的对手呢?”

    秦奉只得谦虚的说道:“侥幸,侥幸!”这帮读书人,说话就爱恭维人。

    这时一直闷不吭声的赵灵儿突然说道:“秦奉!一共是一百六十七两!我们怎么分?”说着一脸天真的看着秦奉。

    看来赵灵儿把分赃当成了一件理所应当的事,这让秦奉很尴尬,这到底是接还是不接呢?接了,表示是个贪图金银的人,不接,看赵灵儿的样子,一定会问道自己回话,当下只好尴尬一笑,说道:“大家不要误会,灵儿道门中人,对这些事情不太在意,言语率性而为!”

    众人纷纷说道:“没错,没错,灵儿仙师可是我等敬佩的榜样,自然不会多想。”废话,这话能瞎说,这个小姑奶奶可是道家天宗的小师叔吗,满屋的人、不满京都的人也没有几个人敢惹得起啊!

    见大家都很识趣,秦奉这才接话说道:“银票给我,银子给你,怎么样?”

    赵灵儿对自己分多少当然没有异议,开心的应道:“好嘞!”说着就将银票递给秦奉,自己将银子收到自己的玉镯之中。

    大家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幕,这个秦兄厉害啊!不光诗词做得好,居然连天宗的小师叔都对他言听计从,大家以为这不得多给赵灵儿分一些,哪成想原来秦奉才是大头。

    这时赵灵儿有晃了晃手中的青玉折扇,说道:“看他们都有一个小折扇,我帮你也要来一个,怎么样?配你吗?要的时候,那个王清河还挺不舍的!”

    秦奉一猜就是赵灵儿给自己要的,她对这些凡俗之物自然没有什么爱好,应当是听了让她给鸾月带礼物,她才反应过来给自己的礼物,心中有着些许的感动,说道:“不错,谢了!”

    秦奉接过折扇,细细打量两眼,扇骨是用名贵的楠木打造而成,外面嵌这青玉刻成的纹理,是大秦众多学子佩扇上很流行的云纹。

    秦奉缓缓打开扇子,赵灵儿也是好奇的看了过来,扇面是用江南特制的宣纸做成的,扇子正面画的是一副山水图,巍峨高山上几颗青松挺立,山旁则有一群鸣雁飞过,至于山下则是一江春水,一个孤舟游荡,全图仅是水墨风范,格外气势磅礴,就连秦奉和赵灵儿这种对丹青不太了解的人,都感觉到这幅画的名贵。

    在画的最上方有一颗红印,赵灵儿细细辨别一下说道:“道玄!”

    至于扇子的另一面则是空空如也,没有任何东西,想来算是一个半成品。

    在一旁同样张望杨清,听到赵灵儿说的道玄时,惊讶的叫了一声:“啊?!”

    秦奉和赵灵儿看了过去,看来杨清对这把扇子有所认识,于是问道:“杨兄?可是对此扇有所了解?”

    杨清点了点头,说道:“没错,这把扇子我略有耳闻,因为当时这把扇子就是在我们清河诞世的。”

    正好饭菜还没有上来,大家都好奇的看了过来,等杨清解惑。

    杨清喝一口茶说道:“这道玄诸位可知道是谁?”

    秦奉和赵灵儿自然不用想,肯定不知道,至于他的朋友们也都思考一阵,最后也是摇了摇头,示意自己并不清楚。

    可是杨清的下一句话,就让大家幡然醒悟:“道玄就是江南第一画圣吴子虚的字号!”

    秦奉隐隐觉得这个名字自己好像听过,细细思考终于在上一个秦奉的记忆中想起这个人是谁了!画圣!

    这时只见杨清的一名朋友激动地说道:“就是那个日画嘉陵江三百里的吴子虚!吴画圣!”

    杨清点了点头,这时屋内的人也全都知道这幅画的作者到底谁了,大秦第一画圣吴子虚,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