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三十六章:抽丝剥茧(3 / 3)  皇兄何故造反?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险之人,如此作为,定有原因……”

    “今日宗谧同你一起来,说明他知道此事,那除了宗谧之外,是否还有人知道此事,如果有的话,会是谁?”

    这番话说的江渊额头上冷汗直冒。

    但是陈循却并未注意,事实上,这番话他既是在问江渊,也是在问自己。

    说话的同时,陈老大人也在捋顺自己的思绪,因此,并不需要江渊回答,他便已经有了答案。

    “是,王九皋?”

    陈循的眸光一闪,轻轻吐出一个名字。

    内阁首辅王翺,字九皋!

    此话一出,杜宁也皱起了眉头,不由望向了旁边的江渊,显然,这件事情,他也并不清楚。

    然而,这么一看之下,他便发现,江渊低垂着头,一副心虚的样子,明显是被人说中了心事。

    于是,陈循仿佛是在跟自己解释,继续道。

    “虽然首辅和次辅不参与读卷,但是,作为负责拟诏的内阁,他们必定是最早接触到试卷和最终名单的人。”

    “这一次,是天子在读卷中发现了疏失,所以召集了老夫等人重新读卷,虽然事情闹大了,但是,还没有到难以挽回的地步。”

    “但是,如若天子已然在那十份当中点出了一甲前三名,结果发到了内阁才发现有失,那么,萧镃要面临的,可能就不是罢职待勘这么简单了。”

    “欺君罔上之罪,被投入诏狱,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事!”

    “如此,翰林学士的位置,就会被彻底给腾出来,而作为殿试的局外人,偏偏又是揭破殿试疏失的人,而且还是和翰林院联系最为密切的内阁首辅,在翰林学士的继任者这一点上,王九皋便能有最大的发言权……”

    说着话,陈循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最后一句话说完,他重新将目光放在江渊的身上,开口道。

    “定庵,老夫没猜错的话,即便是现如今出了意外的状况下,王九皋举荐你兼管翰林院事的奏疏,也该递到陛下案头了吧?”

    7017k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