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章:群起而攻之(3 / 3)  皇兄何故造反?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阁老一手谋划,联合本官和朱阁老,用三个呈送御前的名额,换取萧学士举荐程宗,那么本官想问,江阁老为何要这么做?”

    “你先前已经说了,我等诸读卷官,和包括程宗在内的一干士子,并无任何牵连,那么,江阁老冒此大险,只为举荐一个素不相识的举子,这恐怕有些说不通吧?”

    “即便是江阁老有其缘由,那么,本官想问一句,我和朱阁老,又是为何要和江阁老联手呢?”

    虽然说,张敏在内阁素来低调,但是,看着好欺负,不代表真的好欺负,这一连串的诘问,句句都直指杜宁话中的漏洞。

    紧接着,还没等杜宁回答,礼部侍郎王一宁又站了出来,开口道。

    “陛下,江阁老所言非虚,萧学士的确曾召集诸读卷官,称赞程宗,但是,并未暗示什么,臣等选才失当,自当领罚,但是杜寺卿所言,乃欲加之罪,请陛下明察!”

    所以说,这就是杜宁这么做最大的劣势。

    双拳难敌四手,何况,他要敌对的,还不是四手,而是一大帮位高权重的大臣。

    赵新就不说了,光是江渊,张敏,王一宁这些读卷官站出来,就够他受的了。

    当然,这也是因为,杜宁到现在为止,的确没有拿出什么过硬的证据,唯一的一个,就是萧镃的自陈书。

    但是,这只是萧镃的一面之词,想要就此指控这么多朝廷大臣,难度颇大。

    事实上,这也是江渊等人,能够淡定的等到现在的原因。

    杜宁奏疏当中的内容,他们早就已经得知了,恰恰是因为,他们知道杜宁虽然喊得响,但是实际上拿不出任何过硬的证据,所以,才丝毫没有慌张的神色。

    甚至于,有些人或许还想着,能够趁此机会反咬一口,也说不定。

    面对这样的状况,杜宁也有些紧张。

    他的奏疏当中有什么漏洞,他当然是清楚的。

    事实上,他最开始的时候,也是打算只针对江渊,并不涉及其他人,但是最后,在陈循的建议下,他才改了主意。

    现如今,如此禀奏的负面影响,已经渐渐显露出来,但是,老师所说的转机,却又在哪呢?

    还是说,这个时候,就要拿出最终的底牌了吗?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