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零八十九章:火上浇油(3 / 3)  皇兄何故造反?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希望皇帝把于谦放出来,但是始终没有效果,这很不寻常。

    因此,俞士悦这段时间,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天子这次会动如此雷霆大怒。

    后来,他再次想起当日在宫外于谦的话时,心中隐隐有了答案。

    那日进宫劝皇帝的时候,他只是从于谦的角度出发考虑,但是却忽略了一点。

    那就是,这件事情在天子眼中,是什么样的性质。

    往常的时候,于谦也有冒犯天子的举动,但是,基本都是就事论事,在某件政务上产生分歧,而且,劝谏的手段也颇为多样,至少,不会在早朝上或者是大庭广众之下顶撞天子。

    但是这一回却不一样,就像那天俞士悦劝于谦时所说的话一样,在当时执意要见天子,并不是阻拦皇庄推行最好的办法,恰恰相反,等待早朝,然后先让中低阶的官员对此事提出异议,他们这些人再发表看法,这种徐徐推进的方式,才是最能够解决问题的。

    这一点,俞士悦清楚,于谦清楚,天子自然不可能不清楚。

    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于谦选择了最激烈的方式来反对,就连一直和他交情颇深的俞士悦,也是在他解释之后才明白,他是想要阻拦皇帝独断专行的作风,何况他人?

    明明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不选,却要用这种近乎逼谏的方式来激化矛盾,这种举动,在天子眼中是什么?

    要么是恃功自傲,要么是邀名买直,无论是哪一种,都是天子厌恶至极的。

    明白了这一点,俞士悦才猛然惊觉,那日天子对于谦的评价,并不只是盛怒之下口不择言,而是真正对于谦的人品有了质疑。

    遗憾的是,于谦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不肯低头认错,在自己看来,是坚持原则,可在天子看来,却是和之前的科道御史一样,拿他这个天子,成就于谦自己的清名。

    尤其是这次于谦的这份奏疏,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在天子看来,只怕更是坐实了之前对于谦的看法。

    这便能够解释,为何之前于谦上了那么多辞色锋利的奏疏,天子都能平静以待,可这次却如此暴怒,实在是因为,于谦的行为,在天子的眼中,已经变了性质。

    这种情况之下,他们用所谓的清名来为于谦辩解,自然是更加触动到了天子的神经……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