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你说你的(3 / 3)  皇兄何故造反?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额度,命他们在十日之内,筹集到所需的粮食,如若延期,重惩不贷!”

    “除此之外,朕会下旨给受灾各处的藩王,命他们竭尽全力救灾,同时,借皇庄接纳灾民,力争能够平稳度过此次灾情。”

    整个朝廷上下,如果说有谁是对此次大灾有所预料的话,那么,就只有朱祁钰一人了。

    既然早就知道,那么,他必然不会毫无准备。

    这也是他为什么要先从大计开始‘开源’的原因所在,大计涉及到的官员,基本上都是外官。

    正因于此,他们的家产一般也都在当地,当然,田宅的话,一般会购置在老家,但是总归,大都不会在京城。

    此次受灾的河南,湖广等处,被抓出来的官员不少,相较于由京城运送粮食,直接在当地购置,显然更加便利。

    当然,这么做也有缺点,那就是,当地的粮商,肯定会借机哄抬粮价。

    不过,在场的大臣们,却并没有一个人提出这一点。

    不为别的,只因为,刚刚天子的一句话,那就是,这些负责购粮的人,是分赴各地的矿税太监。

    以之前宋文毅在京畿附近的所作所为来看,这帮矿税太监,基本上就是弱化版的舒良。

    那些在官府过了文书,‘自愿’买卖田地的乡绅,都能被再次‘自愿’卖给皇庄。

    如今,有了皇帝的圣旨,他们又岂会收敛?

    听听皇帝是怎么说的,十日之内,必须按照拿到银两的额度,筹集到所需的粮食。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什么?

    那就是,不管什么手段,反正十日之后,皇帝要见到粮食运到府衙,如果办不好,那这些矿税太监,恐怕也就回不来了。

    如此一来,这帮太监们会疯狂到什么程度……

    老大人们心中摇了摇头,但是面上,却半句话都没有多说,或许,换了某些急脾气的科道过来,会对这种有违法度的事情提出反对。

    但是,在场的众人都明白事急从权的道理,何况,天子这副态度,也并没有要征求他们意见的意思。

    所以不出意外的话,今天将他们这些人叫过来,应该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