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尺度拿捏(1 / 2)  重生之乘风而起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如今的芯片发展,还远没到被“卡脖子”的时候,但是一步慢步步慢,从最初的产业不均衡,发展到后来的严重依赖,本身是要经历一个过程的。

    芯片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那时候的工艺还是微型电子管。

    到了六十年代,工艺进入了MOS晶体管时代,它的出现,成为了芯片时代到来的基础之一。

    之后的十年,随着晶体管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晶体管被纳入到一个单一的芯片上,这就是我们所称的集成电路芯片。芯片的发展思路到这时开始定性,之后人类就开始不断地改善工艺,并将半导体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结合到了一起,强调了体积小、封装完整性良好、可靠性高等特性。至此,芯片进入了集成电路时代。

    从七五年开始直到现在,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晶体管被纳入到同一个集成电路芯片上,于是便出现了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简称LSI。

    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容量比集成电路芯片更大,可以实现更加复杂的电子元件和电路组合,同时该芯片也被应用到了计算机、通讯、军工及医疗等领域,将人类的科技水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今后两年将是芯片产业的关键时期,随着芯片的进一步扩容,从九五年开始,产业将跨进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即VLSI时代。

    中国就是从这时开始变得落后的。

    在VLSI芯片时代,芯片的设计和生产也变得越来越专业化和多样化。芯片设计所需的软件和硬件工具也得到了不断更新升级,例如EDA工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及ASIC设计,都被引入到了产业当中。

    同时,在VLSI芯片的生产中,半导体晶圆制造、光刻技术以及化学蚀刻等工艺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和改进,使得芯片的制造成本、制造周期和生产效率都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高。

    这些发展有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限制,一是技术,而比技术还要重要的,却是市场。

    这是一个非常烧钱的行业,如果只有投入没有产出,那就是上一次908工程那样折戟沉沙的下场。

    但是反过来,只重视市场不重视研发,形成对国外产品的依赖,这样也不行。其危害现在还看不到,但是作为两世为人的周至,却非常清楚这里边的利害。

    因此要找到一个投入的契机,同时还能够收获产出值,将产品转化为能够销售出去的商品,最终变成制造业的利润,本身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

    至少在当前这个时期,甚至是比工艺建成和技术引进更加困难的事情。

    五十年代第一代晶体管芯片问世的时候,它的尺寸还是毫米级别;六十年代第二代芯片,尺寸缩小到了微米级别;七十年代第三代芯片出现,它的尺寸缩小到了亚微米级别。

    在90年代,1990年,IBM公司发明了一种新的制造纳米级芯片的方法,称为扫描隧道显微镜制造法,即STM。

    这种方法可以在原子级别上制造芯片,使芯片的尺寸缩小到了纳米级别,这也标志着纳米级芯片开始进入实验室研究阶段。

    按照上一世的进程步骤,需要直到2000年,英特尔公司推出了第一款90纳米芯片,纳米级芯片开始进入商业化阶段,进入“纳米时代”。

    这是十年以后的核心技术,而现在,刚刚成为主流的奔腾P5芯片,其晶体管数量也只有三百万个,主频60M赫兹,制程为800纳米。

    这款芯片,被大家称为“亚微米”芯片。

    而国内哪怕已经失败的908工程,投产的那条月产1.2万片的6英寸芯片生产线,其制程也大到了1微米。

    也就是说,当前国内与国际的差距,其实还并没有多大,差距也并不在生产的硬件技术上,而是发生在例如EDA工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及ASIC设计这些软件上。

    还有就是应用市场上。

    换成一句简单的话讲,那就是只要国内能够将优秀的芯片设计出来,那并非没有将之制造出来的能力,这种情况,与后世周至穿过来的那个时代,正好来了一个颠倒。

    同样的,也正是因为差距并不大,所以还来得及追赶,同时还是因为差距很小的原因,“封锁”和“卡脖子”,现在也毫无意义。

    这就是周至有信心争取到日韩合作的原因所在。

    当然了,舍不得孩子打不到狼,这世界上没有谁是真正的傻子,想要合作,四叶草就必须拿出一些当前利益来交换,表明自己合作的诚意。

    到目前,四叶草可以拿捏国外大公司的东西很少,差不多真就只有公司最核心的东西——MiniCOS通用平台指令集。

    如何将现有东西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这是周至的事情。

    “我们公司给自己的定位,还是在软硬沟通的领域,在操作系统上继续深耕。”周至说道:“准确地说,这次的两款芯片设计和生产,只是公司适逢其会,在自身领域的‘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