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三十二章 此禾何名,大纪惊变(2 / 3)  诸界大劫主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今者,为九命之锡,也被称为上公九命!

    火光中,有柔和的意志传递而出,但那只手掌却是徐徐消散了,重归于万物中,唯有薪火永传,在祖坛之上静静燃烧,当阴霾再临之日,它将再起光明。

    祖坛下方,泰山顶峰,所有的公卿、柱国、乃至王座们齐齐起身,而后躬身一拜,齐声道“礼贺齐王!”

    一字王,那是何等的荣耀,近乎与周王平起平坐,随后的两大加封更是意味深长,彷佛在预示着什么一般。

    “诸位免礼!”

    李昱开口,坦然受之,平静而澹然。

    有王座循声望去,却见那十旒垂落,一枚枚神玉焕发雾霭,遮拢住了齐王的面容,只有一双威严的眸子露出,周边礼器亦在呼应,肃穆宏大。

    居其位,养其气。

    登临王位,自有威仪。

    “紫微者,帝王也,而今位及人王,养帝气,正相合。”

    人们心中一动,霎时明白了什么,紫微帝星,岂可屈居人下?必为帝王主宰也!

    “封地已有,齐王应相合,掌天水域。”

    老祭司出言,浩瀚一百零八域,亦是包罗着祖界的权柄,山川祭祀,古来有之。

    李昱一步上前,气吞八荒,手持大旗,彷佛要摇碎宇宙洪荒星海,镇压一世。

    哗啦!

    赤旗浩荡,展动间彷佛一下子要摇碎万古时空,竟化成了一片人道金桥贯连而出,跨越长河显化在了天水域上空。

    霎时间异象连连,渭水奔腾向天,混沌气弥漫,大道碎片环绕,一域生灵皆在高呼叩拜,高呼齐王尊讳。

    整个天水域放光,曾予李昱的印记在呼应,空前的强烈,生出了一种交融感,彷佛成为了这一域的主宰,位及域王。

    “渭水太公,天水成国,早有定数啊。”

    有王座轻语,想起了什么,眼底泛起神光。

    “而今齐王入世,纪元之末,莫非又是一场王权登基与交替吗。”

    也有生灵想的更多,认为这是王权接替的预兆,正合先前祭祀一脉关注到的种种异象。

    这一代康王继位已久,但也是前人成王禅让之,也是缔造了‘成康之治’的佳话,否则休说是不坠王座,就是一个不灭生灵都能长生不灭,那岂不是王座从出生占据到陨落?

    故而沿用了古老时代的禅让,当新一代强者崛起,自然就到了交替权力的时候。

    一些辈分很古老的王座们也不禁眯起了眼,对周王之位,也不是每个人都不在意的,自古流传下来的大族们也殷切希望着,想要再次缔造辉煌。

    封赏结束,诸王并未急着离去,而是齐聚泰山顶,论道行宴,这是久违的,能够彼此相见的日子,自然很难得。

    李昱亦是见到了人族其他的王座们,甚至不乏有自殷商纪留存下来的老前辈,让他很意外,交谈中知晓了很多隐秘,更洞悉了殷商大纪那一战的可怕,过去、当世、未来的王座们都参战了。

    “洪荒纪之末,殷商纪之末,都有外力在引导干扰,除却禁忌族群外,我们也一直在探寻,多半与劫气与天魔有关。”

    名为南宫适的老前辈叙说,正常而言,万族就是有冲突也不会爆发的那么快,高层间彼此都很克制,但利益冲突与大战来的就是那么突然。

    很多人觉得,除却外力作祟,各族内部恐怕也有奸细,甚至可以说是背叛者、沉沦者。

    “来日少不得做过一场,两大纪之末,我会去的。”

    李昱颔首,而今立于王座不坠,加封齐王,也足以去看看昔年的封神榜一役,殷商神朝的破灭。

    “我观齐王之法包罗人道,有道是九州九鼎,这先贤所留的九鼎正可参悟一番。”

    南宫适笑着离去,他对渭水一脉很有善意,因为这是周文王的老臣与故友;自然也与太公相识。

    ‘禹铸九鼎,五者以应阳法,四者以象阴数。使工师以雌金为阴鼎,以雄金为阳鼎。鼎中常满,以占气象之休否。当夏桀之世,鼎水忽沸。及商将末,九鼎咸震。皆应灭亡之兆。后世圣人,因禹之迹,代代铸鼎焉。’

    李昱闻言不禁回首看了一番祭坛上摆放的九鼎,有的为实,有的为虚,似乎也经历过一场场大变。

    到了最后,宴席散去,他真身留于此,历史进程的倒影则归入了天水域,万民欢呼,皆供奉香烛,愿力如海,铺展在天域上空,金灿灿一片。

    而此刻,却有人来报,言称在渭水畔长出了一种古老的灵谷,丛生繁茂,食之则有强生健体之功效,磨碎施予兵甲上时亦有奇效。

    据传,此禾曾在文王请太公出山时生长过,见证了殷商覆灭,周朝兴起,时隔多年,竟于今日再现,不得不说是某种预兆。

    “渭水生古禾,这是祥瑞之兆啊。”

    “自古以来都有封随禾名的传统,这是纪念先祖的功绩啊。”

    “封国者,亦有地宜禾。从禾,春省之言。”

    渭水畔,百姓们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