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8章 娘,孩儿不孝(2 / 3)  亮剑之敢死营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他是一个已经有了8个月兵龄的老兵,大大小小的战斗他打过4回,光是他亲眼看着牺牲的同一个连队的战士们,就不下于100人。

    每一次跟小鬼子打仗都是拿命拼,大家伙都是拿命拼,他们的子弹很少,基本上每个人都是3发到5发子弹。

    打完了三发子弹得留一发在枪膛里面,不到绝境不打。

    八路军的战士们都知道,如果手底下只有三发子弹,就只能打两发,有一发留着,撤退的时候断后用的。

    基本上都是如此。

    所以才有了那句话,最后一发子弹基本上是留的绝境的时候才会打出去,明知必死的情况下。

    平时作战的话,只能是以多打少,一个连围住日军一个小分队,一个连围住伪军的一个排等等。

    先打两发子弹,看看有没有便宜可占,如果没有的话马上撤退,如果有的话那就冲下去白刃战。

    他们平时都是这么作战的。

    可没想到,来到敢死营之后,他们200老兵全部被打散到连队里面,并不是打散到一个班里面,而是每一个老兵都被打散进一个战斗小组。

    一个战斗小组只有三个人。

    两个原来敢死营的兵,再加上一个像他这种从旅长那边调过来的八路军老兵。

    这跟八路军里面老带新没什么区别,可自己是老兵啊!

    8个月军龄的老兵!

    不过张向阳并没有发牢骚,而是实在地跟着自己的组长还有副组长,脱离了大部队之后,三个人奔赴他们的战斗位置。

    组长姓刘,叫刘光明。

    副组长姓孙,叫孙有成。

    再加上他,三个人,三条步枪,每个人身上都有充足的子弹,这一点是八路军那边,远远比不上的。

    以前,张向阳一场战斗拿过最多的子弹也就是8颗。

    可现在,每一个人发到手的最起码60颗子弹。

    敢死营这边就是这么阔绰。

    而且每个人身上都有两枚小鬼子的香瓜手雷。

    这玩意一炸,能炸飞几百块铁片,张向阳亲眼见过这种香瓜手雷的威力,所以当组长把60发子弹还有这两枚手榴弹发到他手里时,他笑的都合不拢嘴。

    但是,作战小组的组长还有副组长,很明显并没有把子弹和手雷放在心上。

    而是每个人都背上一个好几斤重的地雷,就出发了。

    孙副组长,居然背了一小捆电话线,还有两个电话机。

    还有刘组长,他身上除了作战的武器子弹手雷还有地雷以外,身上居然也背着一个跟砖块一样粗大沉重铁家伙。

    一开始张向阳不知道这玩意儿是个啥,直到他们来到了作战的位置后。

    刘组长拿下那个铁东西拉出天线,对着那玩意说起了话,而这个东西里面还会回话时,他才知道这玩意儿居然是个不用线的电话。

    这个世界上居然还有不用电话线的电话,完全惊住了张向阳。

    “这个东西叫排级步话机,本来是排与排之间通讯用的,能在10公里直线范围内与另一个步话机通话。

    听说是美利坚那边的军用产品,被我们营长搞来,专门为了对付小鬼子!

    现在,组长就是在联系前面的侦查小组,我们的侦察小组早就潜伏在武乡县,他们会有一个连级的步话机。

    连级的步话机,可以在50公里直线距离范围内通话,所以我们现在是得到了侦查小组的情报之后,知道日军一定会在接下来一定的的时间内经过这一条路,我们是来设伏的!

    而我们设伏的手段,就是我们三个人扛来的地雷!

    一会教你,怎么样埋地雷才能威力更大,杀伤力更大,又让日军发现不了。”

    在副组长教他埋地雷时,张向阳觉得自己这个8个月军龄参加过4次战斗的老兵,以前都是白活了。

    没想到埋个地雷还有这么多学问。

    “要作战,首先得明白我们敌人是谁,我们的敌人是一个运送补给物资的小分队。

    是负责给附近的炮楼运送补给物资的,有一个小分队的日军,还有一个排的伪军。

    这种以前你们在八路军的时候,也经常埋伏的吧?”

    孙副组长笑着跟他说:“我们现在要对付的就是一只大概是40多人的日伪军送粮小队!

    你是老兵,应该知道,伪军的战斗力并不强,强的是一个小分队的日军。

    所以我们埋下的地雷要针对的就是日军小分队。

    只要搞死了日军小分队,那我们就赚了!”

    刘组长和孙副组长一手一脚的教他怎么埋地雷,怎么埋地雷才有利,埋地雷时应该怎么在上面放哪些东西才是杀伤力最大。

    “其实,地雷分为触发型地雷,拉发类地雷,还有一种电流激发类地雷。”

    孙副组长告诉他:“刚才我们埋了三个,都是电流激发型地雷。

    因为我们现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