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1章 谋算(2 / 3)  亮剑之敢死营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而这些桥经过他们测算应该可以过车子。

    虽然比较老了,而且还是水泥石柱桥,经过他们测算之后,应该可以承受得住他们现在战车的重量。

    山西也是有桥的,也是有水的,也是有大河的。

    不过,这条河不算大,这条桥也只有五个拱洞而已,因为是水泥石柱结构的桥,一眼可以看清楚,那上面没有布设有地雷,所以他们放心大胆让工兵部队以及战车往前开。

    “你小子,脑子好使的很!”

    旅长看到日军的两辆战车,真的是一前一后开上了桥,就在两辆战车全部都上了桥。

    因为这些战车时刻都要给身后的工兵部队挡住,前后左右的子弹袭击。

    果然。

    日军的工兵小心的跟在两辆战车中间,就听到了枪声从山间响起,弹头打在坦克上,叮叮咣咣的响。

    他们更往坦克那里凑近了一些,两辆坦克更靠近了一点。

    为的就是给过桥的工兵更好的防护。

    因为工兵需要紧跟着他们,到了桥头,工兵需要先到泥地里检查,有没有地雷他们才敢下桥。

    否则他们还不敢下桥,离开了这个水泥石柱桥之后,他们肯定要小心小心更小心的,因为水泥上埋不了地雷,但是泥地还是可以埋地雷的,地雷就算是战车也是害怕的呀!

    这就是他们为什么一定要紧跟着战车的原因,就如同战场上,没有了步兵跟随的坦克和战车注定是被炸毁的。

    没有坦克防护的步兵,在战场上也是炮灰的待遇。

    所以坦克和步兵的组合才是目前为止,在战场上比较牢固的,有杀伤力的组合。

    当然,现在坦克和工兵的组合也是一样。

    旅长和陈山河以及他们身后的人每人手里都有一个望远镜,都紧紧的看着那座桥以及桥上的战车以及桥下的那片淤泥。

    因为等他们两辆战车到了合适的位置,将会有炙热的子弹飞向桥底下的那片淤泥。

    没有日本人知道那片淤泥有多薄,更不会有人知道那片淤泥下面埋了有多少斤黑火药。

    而且是那种暴躁型的。

    在临出发之前杜兴华跟着陈山河来考察过这条桥,告诉他,敌人的战车到哪个位置才可以开枪打底下的炸药包。

    如果敌人的战车只过来一辆,是一辆一辆的过桥,之间距离太远的话,需要等最后一辆上了桥之后再炸桥。

    如果敌人两辆战车之间的距离比较近,那么尽量,等两辆战车都到了合适的位置再打。

    这些话杜兴华记得清清楚楚,什么是合适的位置,杜兴华也记得清清楚楚。

    陈山河交代过,就是能让小鬼子的驾驶员全部被淹死的位置,那就是最好的位置。

    “排长,看,到位置了!”其实副排长年纪也不大,17岁,但17岁在农村已经可以生好几个孩子了。

    这个副排长,家里已经有老婆有一个孩子,东坡村人。

    上次陈山河带人去解救东坡村时,把他们救下之后他就参军了,参军的训练很刻苦,打了几仗,拔了几个炮楼之后,就当上了副排长。

    此时。

    他的心情也是异常澎湃的,因为团长说过,他们干好了,这两辆战车就是咱们团的,如果干不好,那多可惜。

    所以。

    他们对自己抢到了这个任务非常之激动,眼睛紧紧的看着敌人的战车和工兵就这么上了桥。

    然后就听着旁边排长说了一声:“打!”

    声音并不大,但是枪声很响。

    枪声就是命令。

    这次杜兴华拿的并不是步枪,而是扛着一只轻机枪在扣动扳机。

    虽然只有10多岁出头,但是他竟然就这么抱着一挺捷克式轻机枪,开始了两发的连续点射。

    目标就是他负责的那个桥墩下面浅浅一层淤泥,底下的油布包裹着的巨量炸药包。

    之所以用机枪,是因为他担心用步枪打不响炸药包,虽然黑火药有时候很暴躁,但是被淤泥覆盖之后,是否会对弹头摩擦黑火药引起爆燃产生影响,他不得而知。

    所以此次任务杜兴华申请了每一个主要枪手都扛在一挺捷克式轻机枪,保险。

    他的谨慎做的很对,第一个点射打进淤泥里,但可能因为湿软的淤泥有点降低了弹头的热量,或者减缓了它的碰撞,导致第一次点射没有把炸药包给打爆。

    但是后面连续的点射,终于让杜兴华负责的那个桥墩子消失无踪,就在轰然爆炸瞬间。

    特别是连续三个桥墩子的轰然爆炸,直接把整座桥全部掀翻了,当然一起掀翻的,还有桥上的20多个工兵以及两辆坦克一辆汽车。

    日军的小坦克虽然小,但是也是好几吨的东西,掉到河里面就这么沉下去了。

    两辆坦克都是,一辆汽车好歹还撑了点时间,不过依然也沉下去了。

    好就好在,河不算很深,无论是坦克还是汽车,沉到水底下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