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九章 方案(2 / 2)  阴符道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旁听着,此时忍不住开口插话。

    “谢公子此法,或许可行!只是万一那些难民不愿意怎么办?毕竟以往的赈济方法都是施粥派粮,如今忽然做出改动,怕是会不适应。”

    谢端闻听此言,只是笑了笑。

    “对于真正的难民来说,只要能有口吃的,能够活下去,他们可是什么都干得出来,区区务工,让他们各凭本事吃饭,有什么不合适的呢?”

    这话一出,主簿大人思索之下,也觉得有些道理,遂不再多言。

    “城外的难民,前几日还只有二百多人,可自从开仓放粮以后,人数急剧增长,这其中不乏有本地人浑水摸鱼,只是苦于没有好的对策。”

    “若是‘以工代赈’之法一出,哪怕不能完全杜绝这种现象,也能让他们不白白的领取粮食。”

    李清听了他的话,点了点头,表示十分认同,继而心中一边斟酌,一边筹划着整体方案。

    难民的人数不算多,却也不少,若是全部聚集在一处,很容易引发疫病,只是饿肚子还有得活,一旦引发疫病传播,不好意思,全都得死。

    所以他自从决心赈济以后,便将那些难民各自分离了开来,东西南北四个城门,皆派人建了民棚,每座民棚的居住人数,不可超过二十人。

    不得不说,在这一方面,他还是很有经验的。

    “以工代赈,妙不可言啊!我马上起草文书,并亲自到郡守府去一趟,把此事上报给郡守大人,如果你的这个方案能顺利实施的话,说不定会使很多地方受益。”

    李清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心情颇为激动。

    其实关于以工代赈之法,最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晏子春秋》有一段故事,即“齐饥晏子因路寝之役以赈民”,便已经开始有雏形。

    只是因为没有完整的体系,故而各朝各代,懂得实施此法的人很少,直至范仲淹提出“以工代赈”的思想,方才广为流传,并被广泛沿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