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四章 各方布局,赵高手段(2 / 2)  重生大秦之我是胡亥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了项梁。却没有想到,败给了项羽的区区6万人,项羽真是当世猛将,尤以一当百之能。他手下这帮士兵也都极为精锐,擅长战阵配合,能发挥出事半功倍的效果。

    章邯这一路平陈胜吴广,灭大楚项梁,大小十几战,连胜连捷,这气势几乎赶得上后世那位“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的陈庆之了。

    可惜,陈庆之没有项羽这种对手,章邯却遇到了中国历史上排得进前十的绝对名将,没有留下大小数十战皆克的美名。

    章邯说:“先生言之有理,不过既然咸阳有令,回还是要回的,我们毕竟还是大秦的忠正臣子,那就一日十里急行军,争取赶到函谷关吧。”

    中年男子缕了缕自己的胡子,说:“将军好办法,一日十里急行军,一日十里急行军,哈哈哈…………,有意思。”

    章邯说:“让先生见笑了,怎么也要我们在咸阳的人把详细情报传回来,才好决定怎么走。只是我们退了,项羽会不会追也是个问题,我手下必须保持着这20万士兵的建制,在各方才都能有有些分量”

    中年男子说:“将军放心,项羽六万人败我军,本是大胜,可正是因为如此,现在十几万乌合之众去投项羽。如今项羽军队不强反弱,真的敢打过来,将军必胜无疑。不过给他一个月的时间整顿军队后,那恐怕真的天下无敌了,将军还是要早作打算。”

    章邯说:“先生是让我叛秦吗,人不负我我不负人,我蒙受先皇之恩,只要当今陛下不负我,我章邯又岂能做那叛主之人,此事先生休要再提。如今我军中有多少赵高耳目尚不知道,这一年内已杀七十三人,可还是杀之不绝。”

    渊王府

    大秦实行郡县制,设三公九卿,并无分封王侯,但并不是没有王号。

    只是只封王号,既无领地,也无实权,只是挂着个王爷的封号领着同九卿的俸禄,过着富家子弟的生活。其实秦朝实行郡县制确实是这样,极大的加强了中央集权,取消了分封,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分封,任何事情都有特例。比如,秦始皇的弟弟就有一块封地,只不过,他在封地呆了两年,就把封地还给了秦始皇,觉得没有意思。

    秦始皇对他的这个弟弟其实很好,尽管他曾经因为战败投降给过赵国,但是秦始皇击败六国之后,还是把他迎回来,让他随意选择封地。

    秦始皇没有从母亲那里得到亲情的慰藉,所以对着和他唯一有着血脉亲情的弟弟很是关爱。可惜他的弟弟还是比较短寿,不到40就死了,这也让秦始皇日后寻找长生不死药的念头变得更加强烈。

    在皇室中只有少数人才会兼领官职,子婴就算一个,他的王号封为渊王,同时领着谏议大夫的官职,但并不需要每日上早朝,有事再去即可。

    子婴看着眼前的黑衣男子说:“韩先生,准备好了吗,有把握破开软甲或一剑封喉吗?”

    韩先生说:“王爷放心,我跟随剑术大家盖先生学剑三年,手中有欧冶子大师用七颗天外陨铁打造的七星剑,只要赵高接近我周身五步,我必可取他性命。”

    子婴说:“韩先生真乃义士也,吾辈远远不及,先生放心,即便此次失败,我也必定保先生血脉不绝,我已安排韩公子离开咸阳,等此时结束后再回来。”

    韩先生说:“谢王爷,莫说王爷安排如此周详,就算没有这样,我韩谈便效仿一次聂政先生又何妨?”

    中尉府

    一个年轻的将军端坐在大堂正座之上,却没有人对此感到不满,因为他是整个大秦最年轻的名将,王翦的孙子,王贲的儿子,大秦的中尉。

    看似不入三公九卿之列,但其职权犹胜三公,咸阳十万军队归他管。

    尽管说是没有虎符调令,不得擅自调兵,可是胡亥也没给过章邯虎符调令,章邯还不是一样领兵出征。尽管有失败的消息传来,但只要他的军队真的还有二十万可战之兵,回来后上将军的虚职可以去掉。左将军不一定,右将军的封号必领无疑,那可是和九卿平起平坐的位置。

    王离看着下首众人,问道:“怎么样了,肯听我调令的有多少人,哪支队伍不听调遣?”

    一个白袍男子说:“十万守军,如今有五万即刻可战,三万要看虎符调令,两万恐怕已经在暗中被赵高掌握,真的打起来,咸阳势必空虚,如果有人趁虚而入……”

    王离说:“看来我们都低估赵高了,在我的眼皮底下,挖走了我两万人,再等上几年,是不是我的十万大军不姓王改姓赵了?”

    他的目光冷冽,好像要杀人,整个大厅都因为这句话陷入了沉默,空气中的气息似乎都变得压抑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