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五章 地发杀机(1 / 2)  重生大秦之我是胡亥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李元方离开以后,并没有前往让他感觉到威胁最大的那个方位,以他的实力,趋吉避凶几乎已成为了一种本能。

    当他想要去处理一件事,几乎不用做太多思考,向着直觉告诉他对自己最有利的那个方向去进行,几乎就无有错处。

    所谓春风未动蝉先觉,抑或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大抵如此。

    他主动离开护卫胡亥的队伍,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考虑了很久才决定。

    因为他感觉到锁定在自己身上的杀机,甚至要比锁定在胡亥身上的杀机更加浓郁得多。

    也就是说,无论对方是谁,对方针对自己的布置和所下的功夫,要远远超过针对胡亥。

    如果他一直和胡亥在一起,恐怕反而会使胡亥陷入到更加危险的境地。

    现在他单独脱身,对方势必要用更多的力量投入到他这个方向,那么针对胡亥那个方向就必不可免的薄弱。

    如果用战术的方面解释,这其实便是一种简略的分兵,这个战术,在很多时候都能起到作用。

    如果你的军队当中只有十个人,全部都聚在一起,那么对方可能只需要二十人,便能将这十个人完全包围。

    但是如果这十个人分为五路,向不同的方向分兵,对方可能每一路都需要十个人才能够完成包围。

    也就是说,原本对方有20个人就能解决的事情。现在用50个人都未必能够完成。

    当然,这种分兵取决于一个前提,就是一定不能被对方判断到,分出的兵所前行的方向。

    否则,反而是送菜。

    李元方当然有把握自己的行动路线,不会被他人所影响,或者提前判断。

    以他的实力,在他全神贯注之下,再想对他施加影响,对方付出的代价将会十分的重。

    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对方想要影响于他,可能付出十分力,只能起到一分的效果,这种比例对于高手过招来说,简直不能忍受。

    他还真的不相信这个世界上能够有更胜过他十倍的人,即使他更进一步,突破到那前所未有的境地,恐怕也很难办到这种事情。

    而且以对方这种躲躲藏藏的行事风格,也不可能是那个级别的高手,如果真的是那个级别的高手,直接露面来解决他就是了,就算那个叫方雪的女子和他合力,恐怕也难以阻止对方。

    而且曾经他听说过一些传闻,似乎,到达那个境界的人,已经不属于人间,不能够在现世展示实力,否则将再也无法出现在现世。

    这可能也是曾经他行走江湖多年,进入宫廷之后,也不停的在收集消息,却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这种级别的人现世的原因。

    他其实很想遇到那个级别的人,与对方大战一场谋求突破,他本身便是擅长以战养战,并且越战越勇的人。

    他也有过想法,去和那位楚国的项疯子去计较一番,可是那位项疯子却越来越胆小,到了如今,几乎没有单独行动的时候。

    当然,他现在已经没有其他的想法,只是想简单痛快的破局,现在最大的问题便是敌暗我明,他不知道敌人在哪里?

    所以,他选择这个方向,一方面是依据直觉,另外一方面也是有引蛇出洞的意思。

    他再有自信,也不会直接冲向对方已经布置好的地方,那让他感觉到危机最大的方向必然是对方已经布置好的一个局,对方既然敢布置这种针对他的局,那就说明有一定的把握。

    所以他干脆从另一个方向着手,把对方已经布置好的局面搅乱,让对方不得不被他牵着鼻子走,至于对方会不会因此而放弃他这个方向,他觉得不会。

    既然对方已经下了这么大的功夫布局,又怎么会因为他的一些举动就轻易的放弃?

    如果这一次放弃了,下一次很难寻到这种机会,尽管他喜欢独来独往,但是他的目的从来就不会被他人所知。

    对方这一次是利用了胡亥,才能确定他的行踪,可是刚刚和胡亥的对话让他明白,这位看似受到影响的陛下此时已经察觉到了什么。

    所以,对方很难再有一次机会,如果这一次不能解决他,以后恐怕再也没有解决他的机会。

    想到了这里,局势立马逆转,尽管有的敌暗我明的劣势,但是同样有攻敌所必救的优势。

    也就是说,只要他不马上脱离对方的监视范围,他向哪个方向走,对方就必须向哪个方向布置。

    而对方又显然没有,能够轻松灭杀他的力量,否则也不用多此一举,布置成这样的局面。

    所以现在恐怕强弱之势已经开始逆转,对方如果不拿出新的手段,只会越来越被动,渐渐的出现破绽,从而被他找上门去,一点一点的解决掉。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他突然灵光一动,头皮瞬间有种发麻的感觉,他连忙高高跃起,向左移动了一丈。

    而他之前站立的地方已经深陷地底,按照他目测估计,足有十几米深。

    若是只是简单的十几米,他自不在话下,也不过是几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