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章:迎公主,窃国运,疑案重重,各方谋算平【求月票】(4 / 7)  大夏文圣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事情很多,对于张明案他也有些记忆,这案子有可能牵扯一件很大的事情,具体是什么他不知道。

    但让顾锦年他们去调查这件事情,就有些......问题。

    “让他们吃个亏是好事。”

    “锦年也好,大夏学子也罢,他们需要磨练。”

    “再者,一群未及冠的孩童,即便真惹了一些事,又能如何?”

    “朕此意,就是要让他们吃个亏,否则的话,被族人保护,有朝一日迟早会出事。”

    永盛大帝淡淡开口。

    这件事情的确有很大疑处,他要借顾锦年等人的手,去调查这件事情,因为这件事情背后牵扯到了很多势力,文臣武将,世家望族,这些都有所牵扯。

    即便身为皇帝,他都无法调查这件事情,可顾锦年等人不一样,他们是权贵的后代。

    让他们来打破缺口,是一件好事。

    打破缺口就行,其余的他会来处理,当然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永盛大帝希望这群人吃个亏。

    吃个大亏。

    不经磨难,怎能成才?

    “陛下,万一镇国公?”

    魏闲继续开口,如此说道。

    “镇国公已经答应了,他乐意看到这一幕。”

    “没有人不希望自己后人成才,锦年自幼便在锦衣玉食之下,享受世子的待遇。”

    “前段时间为民伸冤,是一件好事,可他还是破坏了规矩,朝廷有朝廷的规矩,天下有天下的规矩。”

    “他这是做了一件好事,否则的话,他这般的行为,满朝文官早就要来弹劾他了。”

    “他需要磨练,由朕来好好磨练他。”

    永盛大帝站起身来。

    顾锦年所作所为,站在百姓角度来说,是一件好事,站在读书人角度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可问题是,他太肆无忌惮了,年轻人有傲气是一件好事,可如若能更圆滑一点,更聪明一点,这样更好。

    将刀锋藏在敌人看不见的地方,关键时刻给予致命一击,这才是聪明人。

    可顾锦年却将刀锋时时刻刻摆在面前。

    所以他需要亲自教一教顾锦年一些道理。

    雕刻一下顾锦年这块璞玉,否则按照这种性子下去,早晚要出大事。

    镇国公也是这个意思,苏文景也是这般的想法,故而三方意愿达成一致想法。

    设下此计。

    “陛下圣明。”

    “若是世子殿下破了此案,那就可喜可贺了。”

    魏闲出声道,夸赞了一句。

    “破不了。”

    永盛大帝摇了摇头,斩钉截铁道。

    不过末了,他又说了一句。

    “若破了这案,那就真要封侯了。”

    这句话有点呢喃,可一旁的魏闲听进去了,眼中不由闪过一丝诧异。

    也就在此时,刘言的声音在外响起。

    “陛下。”

    “礼部尚书杨开求见,说是边境有密报送来。”

    随着声音响起。

    永盛大帝走出玉案,而魏闲也立刻将桌上的卷宗收起,放在一旁。

    “宣。”

    永盛大帝淡淡开口。

    很快,杨开的身影出现。

    他快步走进大殿,而后直接将密报呈上。

    “臣杨开,拜见陛下。”

    “边境传来密报,还望陛下观阅。”

    杨开出声,没有啰嗦什么。

    当下,刘言将密报接过,递给永盛大帝。

    打开密报,只是一眼,永盛大帝便看完了密报内容。

    “和亲?”

    养心殿内,永盛大帝也有些好奇了,说实话如若不是这份密报来自杨开,他真觉得这是造假的。

    大夏虽然勇猛无双,但如若真与匈奴开战,双方都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好处。

    只是这次完全是箭在弦上,匈奴国逼着大夏开战,身为马上的皇帝,永盛大帝自然不会软弱。

    可没想到的是,匈奴国居然言和,不但言和,该赔偿赔偿,该道歉道歉,这就很反常,而且一切目的,居然只是为了和亲。

    “陛下。”

    “臣认为,此事臣认为有些蹊跷。”

    杨开出声,虽然他是想说止战就好,可这件事情的的确确有些蹊跷,若自己不说,回头真出了什么事,倒霉的就是自己了。

    所以到底同意不同意,看皇帝的意思。

    毕竟匈奴国姿态放的极低,说句不好听的话,人家做的仁至义尽,朝廷出于任何目的,这仗大不了。

    “蹊跷?”

    “何来的蹊跷?”

    永盛大帝看着杨开,淡淡询问道。

    “匈奴国如此放低姿态,只为和亲,臣认为有些古怪,只是臣想了许久,也想不出原因,还望陛下恕罪,臣愚钝。”

    杨开很贼,不管知道还是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