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三章:孔家大难,三方和谈,国库空虚,就你也配给朕外甥赐字?(5 / 8)  大夏文圣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了一件事情,孔家大势已去。

    原本的孔家,以无国思想,分家而治,无论王朝兴衰变更,孔家的地位,永远不会受到影响。

    可现在,因为孔圣的原因,孔家几乎迎来灭顶之灾。

    有不少人在这一刻,脱离了孔家,就怕惹来麻烦。

    大夏孔府,可谓是愁云惨淡。

    虽然心中愤怒,但没有任何办法,只能默默接受,祖家无法帮他们,唯一能帮的,就是答应一些入驻孔家之人,解除关系。

    曾几何时,读书人以入孔家为荣,而现在一个个避之蛇蝎。

    虽也有一小部分人,愿意待在孔家,生死与共,可除了能感动自己之外,没有任何用。

    这就是反噬。

    用利益去控制别人,只能维持一时。

    用正气去折服别人,可以维持一世。

    孔家这一次,是彻彻底底反省过来了。

    而且连续几日,大夏孔家,都去世了几位曾经有名望的大儒,他们被削了才气,如今遭遇这般的打击,一个个撒手人寰。

    哀愁笼罩孔家。

    随着一封封书信的到来,更是雪上加霜,因为这些书信,都是求救信。

    面对此景,孔家是彻彻底底麻木绝望。

    到了深夜。

    孔正挑灯书写文章,书写文字,写下一封封书信,让人送往各国,希望各大王朝能够高抬贵手。

    整个大夏孔府,也都在想尽办法,联系所有的好友,互相营救。

    可以说。

    一个庞大的家族,经历家宴一遭后,瞬间倒塌,虽还有余威,可这一点点余威,只能说徒增笑话。

    甚至已经有不少言论,在猜测大夏王朝什么时候会对大夏孔府出手。

    如若大夏王朝再出手的话。

    孔家当真要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等书信写完,孔正更是感到可恨。

    “孔家后人听令。”

    “凡我孔家后人,每月必看孔无涯雷罚受罪!引以为戒!”

    他真的气到了。

    若不是孔无涯,怎会有这么多事。

    可恨啊。

    而此时。

    大夏王朝。

    养心殿内。

    六部尚书,以及宰相李善,皆然聚集在此,正在商议国家大事。

    “启奏陛下,所有粮草均已送往西北边境,大夏已有完全征战底蕴,此乃镇国公回奏。”

    兵部尚书赵益阳递出一份奏折,交给魏闲,由魏闲呈现给永盛大帝。

    接过奏折,永盛大帝仔细翻阅,随后点了点头。

    “很好。”

    “粮草充足,一年之内,不会有太大问题。”

    “告诉镇国公,镇守边境,寸步不让,授予镇国公一切军权,倘若发生任何意外,镇国公拥有先斩后奏之权。”

    永盛大帝开口,甚至给予镇国公绝对的信任,将军在外,其实对于皇帝来说,充满着太多可能性。

    一般来说,时时刻刻都会监督,然而永盛大帝却给予如此高的信任。

    足以证明,永盛大帝对镇国公有何等的信任。

    当然,他们也清楚,主要还是因为顾锦年的缘故。

    有顾锦年在,镇国公就绝对不会乱来。

    “启奏陛下。”

    “大金礼部,扶罗礼部带来消息,愿意为大夏边境之事,进行调和谈判,隐约之间,有意图促使匈奴国归还十二城。”

    礼部尚书杨开出声。

    道出此事。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一惊。

    归让十二城?这可是大事啊,如若能兵不刃血,夺回十二城,这无论是对大夏王朝而言,还是对眼前这位皇帝而言,都是惊天喜事。

    只是,永盛大帝却显得平静,没有一点喜悦。

    “可以洽谈此事。”

    “看看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归还十二城,肯定有更大的图谋。”

    “还是小心为妙。”

    永盛大帝不吃这套,十二城白白归还?这怎么可能,对方敢让,就一定有其他图谋。

    “遵旨。”

    杨开点了点头,他心里也有数。

    只是永盛大帝再度开口。

    “三国洽谈之事,先不着急,眼下当务之急,是如何解决孔府。”

    “孔家读书人,崩坏礼乐,遭圣人斥责,这些年来朕也听闻孔家人行事霸道。”

    “如何处罚,才是礼部当务之急。”

    永盛大帝出声。

    语气很平静,但六部尚书和宰相眉头都不由一挑。

    终于要对孔府动手了吗?

    他们似乎预料到了,只是听到此言,还是心中不由一惊。

    “陛下。”

    “臣认为,此事不妥,毕竟大夏孔府,终究是祖地,虽大金王朝,扶罗王朝都对孔家严查,但那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