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一章 奉命巡查春耕事宜(2 / 2)  贞观天子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

    “是。”

    近卫军撤下后,老农们三三两两的聚在树下安坐。

    李智云命人唤来一个老农,问了些春耕事宜。老农的苦处,大抵是家里几个儿子都战死了,田地也没多少,只能给贵人家当佃农,挣些口粮维持日子。

    “朝廷不是给你们分了永业田和口分田吗?”李智云问。

    大唐入关之时,李渊立即下令给百姓分田,每家每户,丁男十八以上,分田一顷,二十亩永业田,八十亩口分田。

    永业田种植桑、榆、枣等作物,身终不还。

    口分田种植谷物,身死要还。

    换句话说,永业田是送给百姓的私田,不用还,口分田则是租给百姓的田,死了以后要还。

    口分田不得买卖,永业田悉听尊便。

    话是这么说,但是土地兼并岂能如朝廷想的这么美好。

    老农道:“几个儿子战死了,家贫无一口薄棺,只能变卖永业田下葬孩子。口分田也被收回去不少,我这把老骨头,春耕取水,岂能争的过旁人。

    运气好,弄些水灌田,运气不好,只能看着禾苗枯死。若是碰见大水,禾苗也保不住。只能借口迁走,将口分田也变卖,当佃户。这样一来,耕牛水源,还不用我来考虑。”

    口分田虽然不允许买卖,但是有一条口子。那就是‘狭乡迁宽乡’者例外。

    简单来说,从一个地方迁到另一个地方给卖口分田。

    卖田之后不迁的,不再给田。

    是故,此人应该是卖了口分田,但是没有迁走。

    所以,他没田了。

    话又说回来,就算他迁走,另外一个地方的官府会不会给他分田还是两说。

    一千年后迁个户口都难得不行,更别说现在。

    李智云眉头缓缓蹙了起来。

    他问:“那你现在过的如何?”

    老农惨淡一笑,“糊口而已,现在没田当佃户,东家帮着交一点,我就能少交租调,服二十日正役便行了。”

    文学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