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二章 又一年又一灾(1 / 2)  贞观天子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不久以后,裴矩病逝,朝廷追赠其吏部尚书,左散骑常侍。

    贞观元年到此也走向末尾,进入贞观二年。

    李智云改变的了历史,但改变不了天气,贞观二年依旧是多灾多难的一年。

    春,关中诸州大旱。

    虽说,能继续以工代赈,在关内各城池之间修建水泥路,但是损失还是触目惊心。

    三月,关内蝗灾肆虐。

    “二哥,你是真牛逼。”李智云立在田埂上,看着燃烧的火堆,以及前赴后继冲入火中的蝗虫,心里面实在忍不住感慨。

    他手握郑氏、裴氏,两个世家送上的钱粮,以及白糖、香皂等收益,方才游刃有余的抵挡住了连年发生的自然灾害。

    而历史上的二哥,这个时候不仅苦苦抵挡自然灾害,还在积蓄掀翻突厥的力量。

    该说,不愧是你么李世民。

    不过,相比较原本历史上的大唐,现在的大唐处境,无疑要好上几倍。虽然自然灾害还是止不住,但是由于李智云的努力,没有导致大范围的百姓饿死。

    而以工代赈,又能修建水泥路,联通关内各城池之间的交流,使得交通更加便捷。

    谁胜谁败,一目了然。

    另外,大唐也不用向突厥和亲赔款,从这一点上来说,他做的并不差。

    啪!

    一只蝗虫落在李智云肩膀上,他伸手抓住,而后丢在地上,一脚踩死。

    用火堆、鸡鸭,两种办法对付蝗灾,不过是杯水车薪,只能泄一时之愤,无法解决蝗虫。

    而关内大旱,又让农作物损失惨重,今年春耕基本上报废。

    有坏消息也有好消息,挺过今年,明年就要好上许多了,这是自然灾害最后的猖狂期。

    “陛下,可要返回行宫?”陈仓县令刘仁轨询问。

    “时辰尚早,你带朕去看看农家的土化肥和曲辕犁推广情况。”

    “遵命。”

    刘仁轨是個不错的臣子,陈仓一带的村子,百姓们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自己准备土化肥,曲辕犁也有很多人拥有,连占城稻也有不少人有种植经验。

    因为自然灾难的关系,李智云已经让很多地方免除了当年的税赋,关中也是如此。

    故而,当皇帝现身陈仓视察,百姓们都很激动,拜谢皇帝恩德。

    而李智云,心安理得的接受。

    说实话,自灾害发生以来,他几乎将自己内帑的收入全部拿出来在天下各地收购粮食,运往灾区赈济百姓。除此之外,宫里面的用度也是一减再减。

    纵观历史上的皇帝,有多少人能把自己内帑搬空,用来赈济百姓呢?

    不是说他自己有多伟大,而是他感同身受。

    他的思维,始终和这个时代有区别。

    他可能做不到让百姓在社会上获得平等,但是他可以在人格上平等的对待每一个人。

    回到行宫的时候已是深夜,李智云还在处理政事。

    这两年,自然灾害虽然频频发生,但是大都在北方,南方一带反而没有什么波折。

    正因如此,他手中的钱才有用武之地,购买南方的粮食,源源不断的从各个地方运往关中,或者是其他灾区赈济。

    此次,朝廷派往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等南方地区的安抚大使上奏了不少好消息。

    无它,主要是税赋粮食缴纳颇多。

    如他所预料,挺过这两年,大唐将会进入风调雨顺的时期。

    此外,北方的都督府也送来公文,言草原这两年气候反常,天气异常寒冷,其结果就是冻死大量的牲畜,令草原人苦不堪言。

    这是一个好消息,去年小范围的贩卖羊毛裤,在草原赚了一笔零花钱。

    等缓过气了,李智云准备开通互市,对草原卖羊毛裤,换取牛羊回来。

    嗯,希望今年草原也能冻死人。这是我对草原人最真诚,最真切的祝愿。

    除此之外,关于那一批突厥奴隶的事情,让李智云有些可惜。从突厥抓回来的奴隶,已经死了七成。除却死在煤矿里的,还有便是死在石矿里。剩下的,要么饿死,要么病死,总之消耗非常快。

    这些异族奴隶死活,他其实并不在乎,他只是觉得,这死的有点太快了。

    当初李智云估算过,一个成年奴隶,应该能用五到七年这样。可是因为自然灾难的缘故,朝廷在供给奴隶的少量衣食上再度减少,死的快也是可以想见的。

    想想看,奴隶原本就吃得少,后来唐人因为灾难要赈灾,奴隶只能吃的更少。而奴隶一旦病了,不会有人去给他治病,只会让他死,然后集中起来焚尸。

    “变成一次性消耗品了。”李智云摸着下巴沉吟。

    如果不是因为自然灾害的关系,他现在或许已经找借口,让秦琼等人进入草原抓捕奴隶。

    对于草原奴隶的事情,朝野大臣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不谋害唐人,那就无所谓。再者,用那批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