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17章 蜂窝煤!(1 / 2)  穿越武大郎从卖饼开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尤其是首都开封。

    虽然动员了举国之力保障供应,但柴火体积实在太大,难以储存和运输。

    到了冬季雨雪交加,百姓苦寒的时候,问题尤其严重。

    当时宋朝为了解决柴荒,还是费了心思的。

    除了搞平价柴,还建立国家储备柴制度,准备了一些薪炭,在价格贵的时候抛售,平抑市场。

    但是柴炭体积大,分布太分散,运输距离长,远水难解近渴,而且最关键的是全国都缺柴,开封又如何独善其身?

    一直到了北宋中期,这个问题才有了转机。

    有一种新燃料出现在开封,它的名字叫做石炭,也就是今天的煤炭。

    其实,煤炭在当时并不是新发现,最晚在汉朝,煤炭已开始被用做燃料,当时称之为石炭。

    三国时期,曹操修铜雀台,在台下储藏了几十万斤石炭。

    唐代以后,冶炼,造酒等作坊已普遍采用石炭作燃料。但是对于普通居民来说,使用石炭的还很少。

    最重要的是,这种煤炭如果在家里取暖,等于找死。因为有毒。

    古代的提炼技术毕竟还是差很多,这也是煤炭并没有普及的原因之一。

    但目前只能从煤炭上下手,大宋已经有了一定的开采资源,只要大面积挖矿,提炼,就可以供应。

    提炼是个技术活,而武植不缺技术,想到这里,他瞬间妥了。

    武植作出思考状,工部尚书看在眼里,不知武植是真没有方法还是不愿帮他。

    站在王判的角度,他认为武植还真没什么其他办法。

    他苦思冥想也没想出个能拯救当前困境的法子,今年的冬天不是一般的冷。这是灾难。

    比之前的大雪更为严重。

    他倒希望武植有办法只是不愿意帮他,只要武植有解决方桉,他可以继续求,总归是有希望。

    武相若是都没法子。

    工部今年的政绩就太差了。

    他们负责的就是这些事情,冬天关乎木材等事,供应不足虽然原因不在他,但解决不了事情,就是无能。

    莫非武植是想要利用这件事情,将他搬倒?

    王判觉得可能性不大。

    见武植也不作声了,王判叹息一声,拱拱手:“既然武相也没有想出法子,下官也不打扰了。”

    王判转身离去。

    “方法倒是有!

    武相道:“这件事情我想到法子了,不过得需要你配合!”

    王判身躯一震,随后喜笑颜开,武植此刻的话他是最爱听的。

    “武相尽管说,让我王判做任何事情,下官都会全力以赴!”

    “好。”武植点点头:“你工部的人有多少是在煤矿那边的?”

    王判一愣:“工部管控煤矿的人并不多,大概三百多人。但是外招的煤矿工人就成千上万了,只是煤矿用的人不多,所以产量不太好,而且有毒,怎么……武相是想要打煤矿的主意?”

    “不错!”

    “这不行!”

    王判直接反驳了。似乎觉得自己太武断了,他赶紧笑道:“武相,下官的意思是,我大宋虽有煤矿,但煤矿多少带点毒烟,往年在家中用煤矿毒死的人不在少数,若是真用煤矿,安全又是一个大问题。用煤矿解决这次季节的寒冷,恐怕会适得其反,死更多人。”

    王判说的也不无道理。因为煤矿死的人不少,都是不注意被毒死的。

    煤矿燃烧里面会释放大量的毒气,很多都是化学物质,人受不了。

    但那是没有精纯的提炼技术,武植有,也知道怎么弄,如此一来毒性大大减小,事情就不大了。

    “煤矿的问题,你不用操心,你到底想不想解决问题?”

    “武相这话说的,下官找您就是为了解决今年的天灾,关于木炭料的问题。”

    “那你就听我的,现在吩咐人将煤矿聚集在工部,我教你们一些方法,保证煤矿可以用在百姓身上!”

    “好!”

    武植想的方法必定是他没见过的,此刻虽然怀疑,但他立刻告辞。

    回到工部后,他颁发命令,让附近煤矿负责人将煤矿运送到工部。

    又召集工部官员开了一次小会,将这件事情说了,王判手底下的人有些惊讶。

    甚至传来笑声。

    煤矿根本无法普及,这点他们工部的人都知道,武相说要提炼煤矿让百姓用,这不是扯澹么。

    不过是武相的主意,尚书大人吩咐,他们也不得不听,所以都去准备去了。

    几天的时候,一车车的黑煤矿运送到了工部办公府邸院中。

    院子很宽广,即便堆积如山的煤矿在此,也还有很大的空地。

    一群工部官员围绕煤矿,窃窃私语。

    他们聊的无非就是这煤矿毒性太强,给百姓用死的人恐怕不比冻死的差多少。

    适得其反,那就笑死人了。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