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一章 半场(2 / 3)  胜利十一人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洪控球,刘方和黄舟前后夹击,曹洪挑传左路,史伟头一点,球飞向后方,边后卫刘继康把球卸下。

    这次他没有停球失误了,皮球稳稳当当的停在了他的脚下,他看了一眼禁区,邵易龙如鹤立鸡群,非常显眼。刘继康起左脚四十五度斜长传,找邵易龙这个高点。

    皮球飞至禁区开始下坠,邵易龙和孔晓都抬着头盯着这个球,都不想对方把球顶到。球已到了小禁区上空了,贺鑫出击,起跳摘球。

    孔晓和邵易龙也起跳了,最终贺鑫单拳把球击出了禁区之外。同时,裁判的哨声也响了起来。

    他不是吹贺鑫犯规,而是孔晓和邵易龙两人撞倒了一起,双双倒地。邵易龙好一些,在地上滚了一圈又站起了身,孔晓却捂着脸,很痛苦的躺在地上。

    贺鑫和段松等队友都去看看是怎么回事,邵易龙也过来了,他知道孔晓是被自己撞倒的。不过他也并非有意,但出于比赛的人情,他还是去看了一下。加上铁人中学这些队员的球风一向很好,在大连的高中足球界是出了名的,就算魏超也从未仗着身体优势在场上恶意犯规。

    裁判也跑了过来,段松扶着孔晓坐起身子,他的鼻梁处流血了,可能是在和邵易龙的争抢中被撞伤的。裁判对着育英中学的替补席示意,孔晓需要下场治疗。

    高中的校队几乎都没有专业队医,这也是高中足球界的普遍现象。纵观整个大连,也就只有新光中学等强队才有队医的存在。

    高中生联赛不是职业联赛,不可能做到那么规范,很多球队参赛都是以友谊为主,踢个过场,打完预选赛就完成任务了。只有那些有能力参加全国大赛的强队才会完整配置,这一方面是脸面问题,另一方面是全国大赛要求严格,从教练到球员,再到医护人员,都必须安置齐整。

    偶尔也有爆冷的弱队进入全国大赛,通常学校都会临时招聘一位队医,校方也很聪明的只签一年合同,第二年若是进不了全国大赛,就不再续签。育英中学去年解散了校队,今年是新建队伍,没有专业队医,不然第三轮比赛张述杰也不会去校医那里看伤了。

    所幸孔晓的伤不是很重,一般只要不是重伤,球队的队员和教练都有处理的办法,孔晓在场边经过了简单的治疗后,安荣问他:“怎么样?还能上场吗?”

    孔晓鼻梁上贴着几块创可贴,血迹都还没干:“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那好,你先打完上半场,下半场的时候我看情况要不要换下你。”

    趁着比赛的死球阶段,孔晓重新回到了场上,这个时候,安荣做了一个所有人都想看到的举动!

    他让张述杰、陈子华、严涛三个人同时去场边热身。

    观众席上,已经有很多观众开始将热烈的掌声献给这三人了,甚至还有人大声的尖叫起来,这足以表明他们有多么的受欢迎。为了回报球迷的热情,张述杰和陈子华朝看台挥了挥手,严涛甚至兴奋的吼了两声。

    站在看台最前方走廊上的柳希颖看着热身中的张述杰,脸上笑颜如花。王诗晗有意无意的朝看台上看了去,把她的一切表情都看在了眼底。

    在足球比赛中,同时热身不代表就会同时上场。正式比赛只有三个换人名额,很少有教练会在同一时间把三个名额一起用掉。梁飞看了看安荣,又看了看热身的那三人,心里开始盘算起来。

    在足球比赛中,几名队员一同热身的情况并不少见,主教练通常会根据形势决定让哪一位先上场。但现在育英中学的局势不同,为了确保胜利,为了创造历史获得参加全国大赛的资格,热身的这三个人之中,在下半场应该会同时出场两个。可是会是哪两个呢?梁飞猜不到。

    何止是他,看台上的李慕几人也猜不透,不得不说,安荣这一招用得很高明。一次普通的热身,就能够让大家浮想联翩。他很清楚张述杰这三人给对手的威慑力,正是这种无形的精神力量,让大家不得不去猜测他的用人。安荣是摆明了“我下半场肯定会让他们三个出场,但谁最先出场、谁又在什么时间段出场,你们慢慢猜去吧”。

    这算得上是攻心计。安荣竟是也玩起了心理学了。

    育英中学落后一球,张述杰和陈子华应会率先出场。但是不排除安荣会让严涛去稳固后防,然后让张述杰冲锋陷阵。总的来看,这两种情况可能性比较大。

    比赛已经到了第四十四分钟,育英中学后场犯规,铁人中学获得一个离门二十五米左右的任意球。

    这个任意球角度非常好,球的摆放位置和左门柱正对,这样的距离、这样的位置,让任何人都不敢掉以轻心。

    贺鑫指挥着人墙的站法,这种情形之下门将是老大,队长都得听他的,要不然人墙没站好挡住了视线,再丢一个球就麻烦了。

    曹洪已准备要主罚了,裁判却又走向人墙,让他们靠后一点。场边的第四裁判举起了补时三分钟的牌子,上半场比赛进入了伤停补时。

    主裁鸣哨,曹洪短距离助跑,右脚踢出一道弧线,皮球绕过人墙,飞向大门左上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