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0章 从国青,到国奥(2 / 3)  胜利十一人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在第三十六届亚洲青年足球锦标赛预选赛上国青队以7:1狂扫马来西亚、10:0血洗业余球队中国澳门,但这些比赛的对手实力太弱,赢了也不是什么很自豪的事。

    有胜自然也有负。国青队曾以两个0:1输给了乌拉圭和韩国队。期间中国与韩国交手两次,一胜一平。踢不过这些强队还能理解,可是在2007年11月14日,亚青赛的预选赛场上,这支国青队居然0:1输给了朝鲜,使得人们对他们的未来充满了怀疑。

    不过到了2008年,在卡塔尔八国赛中,国青队夺得第四名;在随后举行的亚青赛正式比赛中,国青队挺进了八强,这些战绩算是马马虎虎过得去。只是在和老冤家韩国的比赛中,中国队仍然无法获胜,为此中国各种年龄段的球队仍在继续“恐韩”。

    (这里做一个简单的解释,目前这支国奥队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杜伊带领的国奥队不一样,是两支不同的球队。从年龄来看,刘春民这支队伍的平均年龄在二十一岁,2008年他们只有十九岁,还属于“国青时期”;杜伊的国奥队在2008年平均年龄大约在二十二三,是真正的“国奥队”。如今两年过去了,当初杜伊的球队已经解散,现在中国只有刘春民这支球队才是唯一的“国奥队”,是为了冲击伦敦奥运会而存在的。)

    总的来说,国青队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经历了低开高走,勉强能给球迷一个交代。但是当2009年国青过渡为国奥以后,踢出的比赛可以说是惨不忍睹。

    十一月份,他们在越南足协杯的三场比赛里只赢了一场,另外两场比赛以2:2和泰国u23打平,接着两天后败给了越南u23,比分为1:3;一个月后,在第五届东亚运动会小组赛上,国奥队0:3负于韩国,未能小组出线。

    连续两个月中国国奥队如此成绩,让国内球迷大为不满。对韩国的恐惧让人们已经感到了麻木,但逼平泰国、输给越南是个什么情况?好歹中国国奥队也是职业球队,难道连两支业余球队都踢不过?国家拿着这么多钱,就养了这么一帮人?就这鸟样还想去伦敦参加奥运会?痴人说梦!

    这两月来刘春民的压力也很大,外界传来让他“下课”的声音。但若真这么走了,自己只会留下一世骂名。

    恰逢这段时间张述杰四人的名字被中国媒体炒得沸沸扬扬。虽说中间有几场比赛几位少年表现很一般,不过在冬歇期后,他们已渐入佳境,不是进球就是助攻,要么就是封零对手,这也吸引了刘春民的注意。正好国奥队要在欧洲举行拉练赛,刘春民顺从名义,把他们招进了国奥队。

    张述杰、马俊强、赵文康、李慕,他们四个和其他国奥队的队员不同。别人大多数都是从国青时期就在队里面了,称得上老队员。这四人却只是新人,虽然各自在各个国家的最高水平联赛中踢球,但到了一个新环境,他们还是不得有任何架子。

    况且现在的他们还不是什么大明星,还没有摆架子的资格。

    第一次捡到国奥队主教练,四个少年有点紧张。刘春民还好,对四人的到来表示很欢迎,还慰问了几句,便带着大家一起下榻预定的酒店。

    此刻还不到中午,刘春民叫队员们休息一阵。大多队员从中国来到欧洲都要受到时差影响,刘春民也不会太早安排训练磨合,吃过午饭之后下午队员们小憩一会儿,晚饭前做一些基础的球感练习就可以了。

    张述杰和李慕被安排住在一间房里,马俊强和赵文康同住另一间房。中午十二点,队员们吃过午饭要回房睡两三个小时,把时差倒一下,以免没什么精神。张述杰这四个人不存在什么时差,就不用这么大费周章了。

    马俊强随身带着笔记本,把张述杰和李慕叫到自己房间来,四个人找部电影来看。

    这时,房间外忽然有几人在喧哗,仔细听他们说的是中文,却听不清说的是什么。这必然是国奥队的队员在讲话了。

    张述杰觉得奇怪,他们坐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难道不累吗?还不休息。

    “他们精神真好。坐了这么久的飞机都不倒下时差。”

    李慕半笑着说道:“可能是兴奋吧。”

    “他们又不是第一次出国了,还兴奋个什么?”

    “这是咱们中国国奥队和国家队的传统,精力永远都在球场以外。”

    另三人笑了,赵文康道:“他们要还不休息一会儿,傍晚的训练该怎么办?”

    马俊强说道:“教练就是想到了时差的问题,所以才说今天不会有战术演练,只做一些基本的球感训练就行了。这种训练奔跑量不大,比较轻松,只要不是累得半死的人,都能做的。”

    “那也不能不休息吧?我觉得态度都不端正。”

    “态度?哈哈!你别告诉我你以前从没看过国奥队的比赛。那是啥态度……”

    马俊强的声音有点大,张述杰连忙拉了他一下:“你小声一点,想让别人听到吗?”

    赵文康沉思,说道:“如果是这样,那这队里有些人可能坚持不到奥运会预选赛就会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