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6章 后续培养和发展(2 / 2)  胜利十一人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友是张述杰和严涛;他的教练是安荣;他的对手是李慕!

    他能和这几个人踢球就已经令人很惊讶了,可是还没完,第二年张述杰和李慕去了欧洲,陈子华和严涛领衔的育英中学校足球队在全国大赛的决赛中遇上了徐子仪和赵文康,两队苦战一百二十分钟,育英中学在点球大战不幸败北,屈居亚军,但是在最佳球员的评选中,陈子华却力压徐子仪和赵文康,夺得此项殊荣。在这届大赛陈子华以队长身份出场了球队的全部比赛,打进八球助攻十次,而育英中学在缺少了张述杰的情况下,一共才打进二十二球,陈子华就创造了其中的十八粒!

    遗憾的是,陈子华本可以像张述杰他们那样去欧洲试训,但他却受到父亲的影响,选择了去法国留学。在随后三年的时间里,他也消失在了众人的视野。直到今天,他签约了阿雅克肖,中国球迷才得以全面的认识他。

    当《体坛周报》以最快的速度把陈子华的一切信息和资料展现在球迷面前时,人们也不仅感叹:“想不到中国居然有这么多具有足球天赋的少年!”更有球迷仰天长叹:“中国足球萎靡了这么多年;中国球迷祈祷了这么多年,总算是感动上苍,不断的将优秀的球员赐予了我们!”

    陈辉还单独写了一篇报道:“年轻的陈子华能够签约法甲阿雅克肖,中国球迷为他感到高兴是理所当然的,可是,我们也不难从中发现一个关键所在,那便是最近几年在欧洲踢球的中国球员里面,没有一个在国内经历过职业联赛,他们几乎都是在弱冠之年就去了欧洲,并成功留在了那里!这至少可以说明两个方面,第一,中国是不缺少足球天才的;第二,中国足坛的大环境很难孕育出真正的球星!”

    陈辉继续写道:“中国足球是什么样的环境,每个人都应该很清楚了,多年前和巴斯滕齐名的李华筠就是毁在了国内足坛的大染缸里。还有2005年世青赛的那帮少年,留在国内也没有成大器。再来看看现在这几个少年吧!从马俊强到陈子华,中间还有张述杰、李慕、严涛、徐子仪和赵文康,一共七个人!这七人中除了马俊强初中毕业是自行来到的欧洲,另六人都参加过全国高中生足球联赛。他们没有经历国内职业足球的**,几乎是干干净净的去往欧洲,就好比一朵没有受到污染的花,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独自成长。”

    陈辉还写了关于校园足球的重要性:“中国足球若想涌现出更多的天才少年,校园足球将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就好比日本,中田英寿、中村俊辅、长友佑都、本田圭佑等球星最早都是出自国内的高中联赛。尽管近年来中国已经在大力推广校园足球,并且走出了张述杰等人,但是,在很多地方,由于繁重的学业、教育制度以及只靠分数说话的考试题,都对热爱足球的孩子有很大的限制;家长的脸色、老师的业绩,都让不少孩子们想踢球而无处可踢。张述杰也好,李慕也罢,还有一鸣惊人的陈子华,他们其实都只是幸运儿,在这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国家,理应拥有更多的天才。”

    他的分析不是没有道理的。就在他和沈浩从意大利回到中国之后,在国内同行的口中了解了一些关于高中联赛的事情,本次全国大赛本有两名少年被欧洲俱乐部看中,其中一支俱乐部就是张述杰和李慕的老东家帕尔马,可是,这两个孩子的家长不允许他们踢球,要他们继续读书,父母认为踢球风险太大,比读书的风险大得多,不准他们去欧洲试训。这也在无形之中断送了两人的未来。

    这样的家长很多,曾经的陈子华就是其中之一。幸好他的母亲支持他的想法,并想办法说服了他的父亲,否则现在陈子华只能是一个普通的留学生,根本无法成为职业球员。

    最后,陈辉在报道中还一针见血的指出:“如果希望中国球员的身影能够在未来不断的出现在欧洲赛场,那么在钢筋混泥土的高楼大厦之中,多修建一些足球场吧!让中国的孩子们有更多可以踢球的地方。”

    陈辉的想法也是所有中国球迷的意愿,现在的中国的确拥有张述杰等一批有前途的球员,也拥有一个较为系统的高中联赛。但是,自从2007年和2008年之后,在接下来的三年里,因各种原因高中联赛再也没有一个队员能够去得了欧洲。如此下去,恐怕中国的青少年人才就会断档了。

    在陈子华签约法甲阿雅克肖的欢喜后,国人又不得不陷入沉思。中国青少年体育协会足球分会的负责人也说过,目前不管是在高中联赛还是在初中联赛,暂时还没有发现有谁能够像当初张述杰那帮人那么耀眼。这言下之意,就是说中国的青少年足球已经出现后劲不足的情况了。

    当然了,国内的职业联赛能不能有人从某家俱乐部加盟欧洲球队还得另当别论,那是职业赛场,和高中联赛无关。

    所以,青少年足球在后续的培养和发展中能走多远,能否在这几年的沉寂后再度让人眼前一亮,还得看这个推广度能不能继续扩大,能不能让更多喜欢足球的孩子快乐的踢球,这个重任就落在了中国足协领导班子的肩上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