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7章 比赛之后(2 / 3)  胜利十一人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这主要是因为很多网络新闻的“写手”并非职业记者,对事对人难免有主观意向,看待问题也不够彻底,有时还能在这些写手的新闻中发现很多错别字!他们在网络上写新闻主要是以效率至上,没有太多时间去分析比赛。甚至少部分人为图省事,直接去其他网站把别人的新闻抄录下来,改个标题,再适当的修改内容,就成了自己的新闻了。

    网络上曾经有这样一个笑话:新闻的内容远远不如网友评论的内容丰富多彩。这从侧面也能说明网络媒体在报道的深度上的确是稍有欠缺。

    相反传统平面媒体就不一样,尽管也有出现以上的类似情况,但相对要少了很多,站内记者也更加专业,由于体育类的报纸通常是隔日发售,所以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在赛后整理收集的资料,并更为具体的去解析比赛进程。像《体坛周报》还派有专职记者在欧陆赛场,能够在几名海外球员身上得到别人得不到的独家消息。

    所以综合来看,网络媒体和传统平面媒体各有千秋,谁也不能完全替代谁。当然这些事王诗晗是肯定不会讲给室友听,讲了她们也是听不懂的。

    王诗晗拿起手机,发了一条信息给张述杰:恭喜你,阿杰,以后争取进更多的球,我先去上课了,回头聊!

    ********************

    德国,慕尼黑。

    现在是当地时间九月二十一日上午九点半,昨天拜仁战胜瓦伦西亚以后,海因克斯给全队放了半天假,下午的时候再去训练。张述杰本来以为自己会一觉睡到中午,哪知八点钟他就醒了,估计是因为昨天比赛完了有点累,睡得早,因此今天也便醒得早了。

    他收到些电话和短信,都是些老熟人发来的,大多是祝贺他打进欧冠处子球。其中还包括了王诗晗回复他的那条短信。

    介于昨天的比赛张述杰表现出色,德国媒体对他也是大加赞赏,将他的倒钩破门称为“神来之笔”、“艺术瞬间”。就在昨日比赛结束后,海因克斯就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开表扬了张述杰,他说:“张是一名很优秀的前锋,比赛中的进球就能证明这一点,我已无需再过多阐述。他才二十一岁,非常年轻,未来他还可以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出色,而拜仁就可以给他这样一个提升的空间。”

    至于张述杰本人,在赛后的采访中,关于自己的倒钩进球他这样说道:“能够打进这样一个进球我心里还是很开心的,尤其这还是我个人的第一个欧冠进球。但是我的兴奋感现在就要结束,我可以永远记住这个进球,但不能一直沉醉其中,因为我们接下来要为联赛中的对手做好准备。”

    年纪轻轻,说话已如此的少年老成,这和他在意甲三年的锻炼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在尤文图斯的那一年,从被媒体掀开的“杰晗恋”、到后来的意甲冠军和意甲银靴的光环,经历的这些事都让他变得更加成熟了。

    他正坐在一家餐厅里,对面坐着的是他的老朋友陈辉。今天早上他出门正好和陈辉碰到,他便做个顺水人情,请陈辉喝个早茶。

    “当地的报道看了吗?”陈辉问道。

    张述杰摇摇头,道:“还没有呢,这个不重要的。”

    “哦?整个德国都在赞美你,你不想看看?”

    “无所谓的。他们赞美我,是因为近些天我表现很好,他们觉得我理应得到赞美。”

    “看不出你还很淡定。”

    “不是我淡定,而是媒体从来都见风使舵。球员有好的表现,自然会夸奖几句;一旦发挥失常,指责声就来了。国内国外的媒体,都是一个样。不过辉哥,你和他们不一样,不管好坏,你都是在为我说话。”

    陈辉笑了起来,喝了口花茶。

    说是花茶,实际上准确点说应是用各种花瓣、苹果、山楂等果干制成的饮品,是“有花无茶”。饮用的时候需要放点糖,不然会因花香太盛,感到一点酸涩味。

    德国人就爱喝这种花茶,张述杰来这里不到一个月,也喜欢上了喝花茶,有时一个人在家,他也会喝上一点。

    大概这就叫做入乡随俗。

    “对了张述杰,关于你的报道,我今天早上把稿子进行了最后的修改,发回到总部了。”

    “嗯,好的。”张述杰点了下头,又道:“辉哥,每个星期跟踪报道的比赛,会很辛苦吧?”

    “辛苦难免是有一点,但是见你的状态这么好,为我们中国足球争光,我辛苦一点也没关系。”

    张述杰笑道:“辉哥,别人在新闻上怎么写的我,我不是很在意,看或不看也没什么大碍。你就不同了,你写的报道只要我有时间,就一定会看。”

    “算是捧我的场吗?”

    “可以这么说。更为重要的是,你为我的事花了这么多心血,我肯定是要支持一下你的。你知道吗?诗晗每周都要买《体坛周报》的。”

    “她买《体坛周报》必然是为了你。所有关于你在比赛中的一切,她都想知道。”

    张述杰不否认。

    陈辉喝光了杯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