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六章 当杀王维!(2 / 2)  诗与刀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之功。

    出得穹窿山,徐杰便也直奔杭州而去,正事暂时忙完,便该是徐杰自己的消遣了,等那大潮起,还远着。

    却是血手王维随后也下了山,直入苏州城。

    苏州去杭州,有运河,可一船而达。却是这一回徐杰再未坐船,船只再大,不过也是方寸之地,坐久了实在无趣。

    陆路而行,沿着太湖走走,欣赏太湖山水色,也见识一番江南风土人情,才是乐趣。

    为何江南织造发达,便与这养蚕有关,蚕对于温度湿度要求极高,要大规模养蚕,江南之地最为合适,春季便是养蚕的季节,刚刚长出来的桑叶,极为鲜嫩,水分足够,营养丰富。

    采桑的女子,沿着道路两旁,到处都是。春蚕幼虫孵出,到结蛹,不过月余即可。便是月余,就有生丝而出,纺织与染色,便是绸缎,加绣图案,那便是富贵的象征,也就是这锦绣。

    这个时候,便也开始有商人下乡,开始收生丝入城。随着商人而来的,还有税丁,倒是这些税丁并非收的是商人的税,而是收这些农户的税,也是知道各家各户出了生丝,手头有了一些小钱,也到要交税的时候了。

    税丁倒也不是要挨家挨户亲手去收税,只需要找到村落乡绅,便可完成差事。

    衙门里的税丁,下乡来收税,自然神气十足,五六个人负责几个村落,一番差事,便是这些税丁也能赚得盆满钵满。

    徐杰看着身边偶遇同行的税丁,一个个肥头大耳,穿着红青相间的差役服装,带着毡帽,腰间别着腰刀,不禁也想起了每年到得秋季上徐家镇收税的税丁,想起了往青山县城了运去的一车一车的田赋粮食。

    “天色都黑下来的,还要往胡家村走一趟,每年就是这胡家村穷得叮当响,三杆子打不出个枣来,当真都懒得去。”一人说道。

    另外一人也答:“可不是,霍家镇子丁口多,又富庶,霍家老太公还极为大方,今年霍家的差事却给那韩捕头抢去了,朱捕头,是不是你给县太爷的拜年礼少了啊?”

    最头前那人大概就是朱捕头了,闻言叹了口气,答道:“弟兄们今年跟着我,吃亏了。老韩那厮今年当真是舍得,拜个年就送出了三百两,这叫老子如何想得到,老爷岂能不把好差事都给他?”

    便听人答:“此番回去,当寻个由头补个礼,街面的差事也该分一分了,别到时候好差事都给韩捕头抢去了。”

    朱捕头点了点头,心中却也肉疼,但是又知道这礼还是得补,面色微微有了些狠厉,只道:“今夜就宿在胡家村了,非把那胡老头好好整治一下,多打他几杆子,让他多落几个枣出来。”

    就在一旁的徐杰,边走边听,便也听得真切,抬头看了看天色,便也是宿夜的时候,加快了些步伐,走到了这些税丁的头前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