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九章 高元朗,赚大了(5700)(2 / 4)  诗与刀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大帅为国戍边几十载,下官敬佩之至!”徐杰答了一句。心中已然明了,这位王大帅,还真不是李启明一路的,李启明经营十几年,终归没有把这个毫无存在感的王大帅经营透彻。

    王元朗又开口道:“缉事厂是个好衙门,合该在太原开衙驻人手,帮老夫巡一巡这边镇军将,也为那些戍边的士卒们多一些公道,如今这禁军里乌烟瘴气,正需要徐钦使这般有手腕、敢做事之人来巡查一番。”

    王元朗话语说到这里,徐杰似乎豁然开朗。

    这个王大帅,不仅是在朝堂上没有存在感,在军中也没有存在感。这么一语,就是告诉徐杰,这太原禁军,要来一个大换血了。

    这也让徐杰想通了为何李启明能放任王元朗当这个太原总兵了,因为这个总兵很配合李启明,对军中什么事情都不管不顾,麾下军将,想收拢谁,想安插什么位置,王大帅向来都是极为配合。

    这也是王元朗自保之道,做一个与世无争的总兵,也难怪王元朗能置办这么一屋子的书。

    王元朗此时要对麾下军将动手了,还是叫徐杰来动手,依旧还能把自己置身事外,还能让王元朗当那个表面上与世无争的总兵,还能蛰伏在暗处,依旧没有存在感,依旧让人想不起来王元朗这么一号人。

    徐杰从太原北上大同的时候,王元朗不见他。徐杰从大同回来了,王元朗才见他。兴许是徐杰能从大同回来了,王元朗才觉得徐杰有资格、有能力来办好此事。

    这些事情背后,都有一个人的身影,便是老皇帝夏乾。王元朗也有王元朗的高明,韬光养晦都不足以形容王元朗的高明。

    徐杰想了许久,没有答话,想了这么多事情,对面前这个王元朗更是佩服了几番。但是徐杰对于未来的事情,又多了一些担忧。

    下这么大的棋,似乎无不预示着不久的将来,可能真有一场腥风血雨,徐杰担忧的是自己在这般的腥风血雨之下,该如何保住自己。

    这已然不是江湖拼杀,也不是高手比武。这是汹涌潮水,再大的浪花在这样的潮水之中,也只能随波逐流。面对以万计算的铁甲,徐杰这一身武艺,又算得什么?

    如欧阳正那般的人,或者谢昉,甚至吴仲书。这些文人,潜意识里还多是政治上的争夺谋划,想的是运筹帷幄。

    岂不知,运筹帷幄,终究是以血腥来完结。

    徐杰感受到了一种威胁。

    王元朗随着徐杰沉默了许久,终究又开了口:“徐钦使还未北上之时,陛下就曾来过信了,说钦使是信得过之人。钦使可别让陛下失望。”

    徐杰郑重其事点点头:“此乃缉事厂分内之事,大帅稍等月余,当派得力干将前来。”

    王元朗转脸一笑,点点头,不多说,不多留,摆摆手道:“徐钦使进府有些时间了,恕不远送。门口备了厚礼,钦使不必客气。”

    王元朗当真是谨慎,见徐杰这种事情,王元朗也是做得滴水不漏,会面的时间控制得极短,还给徐杰备了厚礼。

    这份厚礼,徐杰得收,这配合王元朗。王元朗要做那个别人眼中低调不管事,甚至怕事的大帅,徐杰自然要配合他。

    今日徐杰入得总兵府,就是王元朗怕惹火烧身,贿赂讨好徐杰来着。

    徐杰也不多留,拱手而出,门口的厚礼,实在不轻,拉车的马匹好似都走不动一般。

    徐杰出门而来,还大声笑语:“这一趟赚得多!”

    徐老八闻言也笑:“杰儿,还是当官好啊。”

    徐杰笑着点点头,上马,大手一挥,几十匹马往城南蜂拥而去,在一处宅邸面前停住。

    徐虎下马敲门,乒里乓啷。

    一个小厮一边开门,一边骂骂咧咧:“这般敲门,作死呢?报丧啊?门坏了你赔得起吗?”

    门才开了个缝隙,徐虎大手就往缝隙里伸了进去,一把抓住小厮提了出来,往外一扔,七八步外已然摔懵了。

    汉子们如狼似虎而入,徐杰甚至都没有下马,就这么打马低头进了宅子。

    “所有人,都拿到此处来。”徐杰坐在马上,话语狠厉。

    宅子里鸡飞狗跳,大呼小叫,殴打之声,拖拽之声,谩骂之声,闹作一团。

    一个一个的大汉,拖拽提拉着宅子里的人聚到了前院。

    下人小厮,伺候丫鬟,烧火厨娘,半大孩童,妻妾老妇,呼天喊地。

    “我好歹也是举人身份,岂可如此有辱斯文?你们是哪里的官差,如此侵门踏户,可有公文?”

    没人答话,唯有几个大汉抬手抬脚,把这举人老爷直接抬到了前院。

    “岂有此理,我可是举人,见官都有座位,岂敢与我动粗?”

    几个大汉抬手一扔,把这个举人扔在了地上。转身又往宅子里去寻人。

    “夫君啊,你这是造了什么孽啊……”

    “老爷,救我……”

    “爹,爹,有坏人!”

    举人老爷被几个大汉扔在当场,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