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六章 地狱阎王的心地善良(2 / 3)  诗与刀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时间,两个新人若是相见,是不祥的事情。

    衙门里的人,只要见到徐杰,都要提前恭喜一两句,对于衙门里的人来说,自家的主官娶了当朝首相的女儿,并非是一件简简单单的喜事而已,甚至也代表了这些人的前途。

    徐杰的平步青云,对于这些人来说,也就是未来的仕途,未来的地位。

    兴许真如欧阳正所言,多大的能力,往往就是多大的责任,许多责任并非主动担负的,不知不觉就会到身上来⊥如这个衙门里的这些人,人人都在抬眼看着徐杰,等着徐杰步步高升。

    衙门里许多文书之类的小官,当初七品八品,如今大多升了些品级,也还不过是撮尔小官,这些人大多是徐杰从别的衙门调过来的,在原来衙门里,也大多是不受人看重的官员,如今却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办起差事来,个个精神抖擞,再繁重的差事,也从无一句怨言,即便是连续彻夜伏案不眠,写着那些枯燥无味的案件卷宗,早晨依旧是笑意盈盈。出门去,若是碰上了往日那些同僚,也是受尽了羡慕,在别处办差,只要旁人一听是缉事厂衙门派过来的,立马礼遇有加。连带家中的门庭,也开始热闹起来。

    归根结底,就是日子有盼头了。这形头,都是徐杰给他们带来的。

    旁人的这种盼头,在徐杰身上,已然就是一种压力。许多人指望着徐杰吃饭,指望着徐杰的未来,将来这些人,会不会都要大失所望?

    阳光正好,秋高气爽,徐杰坐在院中的一张躺椅上,旁边小板凳上坐着徐狗儿,小案几上有许多吃食茶水,徐狗儿吃喝不停,十七八岁的徐狗儿,好似一天到晚都是饥饿状态。

    地上堆着一大堆卷宗,徐杰慢慢看着,身后还有一个官员,官名是缉事厂参事,六品,名叫杜知,四十岁出头,进士出身,原来是刑部的小官,而今已然是缉事厂的中流砥柱。

    徐杰认认真真看着,看完一卷,说道:“此人便罢了,得饶人匆饶人,人人都不易,有些事情也是身不由己。”

    这场大案,牵涉之人太多太多,缉事厂本就是严酷的衙门,衙门里的这些官员,大多都是十几二十年无权无势之辈,如今办如此大案,犹如积压在心中几十年的怨气,一朝喷泄而出,倒不是说有多少公报私仇,就是一种终于能真正办事的想法,如此也就显得事无巨细,另外一个词形容,也是兢兢业业、认认真真,有一种要证明自己能力的心态。

    但是缉事厂这种衙门,一旦真的兢兢业业起来,不知多少人家要家破人亡⊥如徐杰所言,有些人,是真的身不由己,法理与人情,终归还是要权衡一下。徐杰还是看不得血流成河,看不得家家户户都是女人的哭泣,更看不得牙行里到处卖着别人家的妻妾儿女。

    身后的杜知闻言,说道:“都督,此人曾帮着李家判过他人冤狱,虽然不过徒刑几年,却也罪大恶极。”

    “罢了罢了,若是你在那个位置,这大硬还是会盖下去的,判不判这冤狱,他一个人也说得不算。暗示他一番,叫他自己辞官回乡。”徐杰放下卷宗,又拿了另外一卷。

    看了片刻,又道:“这人也放出去吧。”

    杜知一边点头,一边拿笔在徐杰放下来的卷宗上写着一些什么。

    忽然徐杰转头问了一语:“杜参事,近来可有人到你家送礼?”

    杜知闻言,面色一正:“都督,送礼之人多如奴,下官从来没有见过一人,更不曾收过一人的钱财。都督明鉴!”

    徐杰点点头,看着杜知,又开始仔细翻看卷宗,翻看片刻,指着一份又道:”此人再严审!审其低价收粮之事,派人去封丘调查,看看他到底帮着东来粮行吃了多少农户的血。三百石?哼哼“

    杜知闻言抬头看了一眼,拱手:“遵命!”

    杜知接过徐杰递来的卷宗,又道:“都督,此人关押在刑部大狱,还请都督手谕一封,下官亲去提人到衙。”

    徐杰从躺椅上坐起来,拿起小案几上的笔,吩咐徐狗儿道:“狗儿去大堂里把大印却。”

    徐狗儿从小板凳上起身,飞快往大堂里奔去。不得片刻,大油盖在了徐杰写好的手谕之上,这张纸也就成了公文。

    此时门外夏锐走了进来,一脸的笑意,后背还背着一物,才刚刚进门,就看到了躺椅上坐着的徐杰,口中已然笑道:“文远,你看我给你带什么来了,了不得的宝贝。”

    “觉敏兄带了什么宝贝来了?”徐杰笑问一语。

    身后的杜知见得夏锐来了,说道:“都督,下官先办封丘之案,劳烦都督有暇看完卷宗,在卷宗上写一下批示意见,下官照都督之意办理。”

    徐杰点点头,站了起来,杜知拿着公文已然出门而去,左右也有衙差上前来收拾着卷宗。

    夏锐已然把背上的东西取到了头前,拆了布包,是一张琴。待得夏锐翻过琴,得意道:“如何?”

    徐杰已然看到上面写的四个大字“九霄环佩”,徐杰有些愕然。

    夏锐指着琴又道:“文远,我可是花费好大的心思才寻来的,雷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