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九十二章 这边来,这边来(2 / 3)  诗与刀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人不是夏文,因为夏文风度翩翩,眉清目秀。眼前这人骨瘦如柴,目光呆滞,犹如乞丐。

    “徐文远?”夏文开口一语。

    就这一语,徐杰知道,夏文精神并无问题,没有如夏翰那般疯癫。

    徐杰轻轻点点头。

    夏文坐了起来,忽然仰天哈哈大笑。

    徐杰用是来杀人的,但是徐杰的手,却并不在刀柄之上。

    笑完的夏文,看着徐杰,问了一语:“老三?是老三,哈哈徐文远,你好厉害,好厉害啊9然真让老三成了,哈哈世事难料,世事难料!”

    夏文在这里,没有一人敢与他交谈,更不知道这处泻之外的任何事情,见到徐杰出现在这里,已然懂了许多。

    徐杰轻轻点点头,确认了夏文的猜测。徐杰也就这么看着夏文,看着夏文坐在草丛之中,看着夏文还挪一挪位置,去找那最后的一线阳光。

    忽然,徐杰转身了。

    看得徐杰转身的夏文,脸上有一些错愕,大概夏文也知道徐杰出现在这里代表着什么,但是徐杰没有做∞台上已经一败涂地的人,徐杰终究还是没有抽刀上前赶尽杀绝。

    已经快到门口的徐杰,听得夏文问了一语:“我一直不明白,不明白你为何宁愿去帮老三也不愿帮我,我到底是哪里不如老三,老三到底有何魅力。”

    徐杰并未回头,门再一次被钉板钉得死死,还有一个军汉从门边一个半尺大小的洞中往里塞着食物。

    夏文,在徐杰心中其实芋并不差,一个圣贤子弟,甚至到最后还在拉屡徐杰。让徐杰实在难以有多少坏芋。

    徐杰再一次回到灵堂之中,还未来得及跪到夏锐身后,夏锐已然转头来问:“妥了吗?”

    徐杰曳,答了一语:“殿下,人心之事,臣觉得多少还是要有一些顾及,如此当是殿下仁德之名。”

    夏锐面色一沉,转过头去,不再言语。

    徐杰忽然有几分莫名的心虚之感,毫无来由的感觉。

    夜深人静,徐杰才从皇城而出。

    梁伯庸却还坐在衙门口的石墩之上,直到等到徐杰,梁伯庸满脸的激动,上前说道:“文远,文远,你回来就好,你回来就好啊。回来就好。”

    徐杰拍了拍梁伯庸的后背,点点头。一切沮不言中。

    梁伯庸知道自己写的东西代表了什么,徐杰能回来,显然也代表了什么。

    梁伯庸连忙上前去推大门,迎着徐杰进去。

    两人一直走到书房之内,梁伯庸才开口再说话语:“文远,我这辈子,再也不做那事了,给多少钱都不做了。”

    梁伯庸的意思是这辈子再也不做模仿他人字迹的事情了。

    徐杰坐在案几之后,书房案几上也有高高的卷宗,徐杰忽然长叹了一口气,说了一语:“伯庸兄,过些时日,咱们回大江吧?”

    梁伯庸答了一语:“回去过年?过年还早呢,再说了,新政在即,想来朝廷也不会放你回家。”

    徐杰摇了曳,梁伯庸在一旁帮徐杰挑灯,徐杰拿起了卷宗,低头看得几眼,心神不宁,看不进去。

    徐杰又定了定心神,再去看。

    对于徐杰来说,这卷宗到底重要吗?每一卷,都关乎一家老小。别人的一家老小,兴许对于此时的徐杰而言,当真重要。

    徐杰大概是怕,怕自己随意大笔一挥,就是百十口人的悲惨。

    心地善良与否,不知该如何去评价。

    梁伯庸此时心情好似不错,还帮着徐杰慢慢翻阅,也给徐杰说着其中每个人的情况,牵涉什么事情之类。

    夜已更深,徐杰没有丝毫睡意,这个夜晚,徐杰难以入眠。

    眼睛酸涩之时,徐杰抬起头,忽然问了一语:“伯庸兄,你对未来可有期望?想当个什么官?“

    梁伯庸以为徐杰在与他谈笑,嘿嘿一笑,答道:“读书嘛,总想个出将入相,位极人臣。便也是光宗耀祖,福遗子孙。”

    徐杰点点头,心中大概是想把刚才的话语收回来,不该叫梁伯庸一起回大江。

    “伯庸兄去尚书省如何?”徐杰又问。

    “那是最好不过的,在尚书省待几年,放个好地方任一任主官,再回京,大致是如此了。”梁伯庸笑道,心中也大概知道自己不说平步青云扶冶上,但是按部就班,用也是顺顺利利。徐杰今日安稳回来了,就代表了一切。

    徐杰点点头,低头又看起了卷宗。

    待得再起身一看,天已鱼肚泛白。

    徐杰回到后衙,简单洗漱一下,准备再入宫去。

    徐狗儿匆匆而来,喜笑颜开:“少爷,我还以为你昨夜没有回来呢。刚才打开大门的时候,不得了啦,门口好多人在等候呢。车架排成长龙了。”

    徐杰没有预料,但是也知道是为何。

    “走,出去看看。”徐杰说道,按照正常的应对,徐杰用稳坐厅中,看过一张张拜帖之后,见哪些人,不见哪些人,然后一一会见,寒暄三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