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二十六章 王元朗的责怪(2 / 3)  诗与刀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楚听到。

    马队不过三四十人,都是金吾卫里的汉子,随着张立边关赴任。

    众人汀马匹,上得一座小山岗,远望战阵。

    所有人都是眉头紧皱,连带张立也开口说道:“徐贤弟,边镇士卒,好生勇猛啊。”

    其实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京城的禁军,与这些边镇的禁军比起来,差了太多。

    昔日张立站在皇城城头,城下十几万京城禁军,也是攻城,但是那般畏缩之感,与此时看到的前仆后继,哪里是一回事?

    徐杰也点点头说道:“以往还是写了边镇禁军。”

    徐杰这一语,说得很欣慰。因为头前,徐杰对于边镇禁军的观感其实也不佳,只觉得这边镇已经糜烂到根子上了,不堪一用。

    但是此时看到的场面,比徐杰预料的要好上许多,王元朗治军,显然很有一套。

    “徐贤弟,我们往前去吗?”张立开口问道。

    “且不去了,让王枢密好好指挥这一战,就算要换帅,也不能真的临阵去换。”徐杰答了一语。

    张立连连点头说道:“我也是这般想的。”

    真正大战之惨烈,徐杰也是第一次亲眼得见,心中有不少震撼,也不时回头去看身后的徐老八。

    徐老八面色严肃,说了一语:“如此攻坚,何其艰难。怕是一时半刻难以奏效。”

    “八叔可是有其他之法?”徐杰问道。

    徐老八曳答了一语:“别无他法,唯有如此了。若是其他城池,时间允许,还可以试试掘地之法,但是长青城这里,掘地是不可能的,地里几尺,多有硬石,掘进不得。打造器械才是最好的办法,却也容不得慢慢来造。”

    所谓掘地,就是打地道,挖进城内是不太可能的,也意义不大,一个地道,进不去几个人,还很容易被发现,但是可以挖垮城墙,这需要很长的时间,长青城的地理特点也不适合。

    所以打造器械才是最好的办法,就是多造云梯车,云梯车不比长梯,可以停在城墙之下,也不会倒塌,即便会被火油燃烧,但是只要数量足够,就可以开辟出许多上城的捷径。这也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做,还要许多熟练的木匠来做。

    徐杰暗暗记着徐老八的话语,皱眉看着前方战场。

    猛攻几轮,终于还是起了鸣金之声。徐杰叹了一口气,慢慢往山岗而下,说了一语:“张兄,我们回顺圣等着吧。”

    张立看了看远方如潮水一般退下来的士卒,也看了几眼王元朗端坐的高台,说道:“王枢密当真不易。”

    是啊Z顺圣城里看到圣旨的王元朗,更是有一种悲凉。

    白发在头的王元朗,脸上写满了疲惫,把圣旨慢慢放在桌案之上,打量了一下张立,又看了看徐杰,却并未先与信任的三镇总兵张立说话,而是开口问道:“徐文远,你觉得老夫这仗打得怎么样?”

    “满朝文武,要论领兵,还有何人能比王枢密?”徐杰答了一语,也不在意旁边就坐着张立。

    王元朗叹息一声,又道:“汴京的陛下主意大啊,若是先皇,必然不会管我如何领兵打仗。”

    徐杰闻言只是点点头,并不答话。

    王元朗又是一语:“欧阳公胺阳公,本以为汴京有你欧阳公,我当时后顾无忧,奈何!”

    王元朗话语里,多少有些怪罪欧阳正的意思,怪的是在京城里的当朝首相欧阳正,却不能引导皇帝做出正确的决断,这是为人臣子的失职。

    徐杰听得王元朗怪罪欧阳正,连忙解释道:“王枢密,老孰您,其实是一样的。”

    “所以欧阳公就派了你这个连一官半职都没有的弟子来补救?”王元朗问了一语,其实还是怪罪。

    徐杰却不知如何答这一句,只能说道:“皆是无可奈何。王枢密见谅!”

    若是欧阳正知道王元朗这么去怪罪他,必然会痛心疾首,自责不已。徐杰是替欧阳正给王元朗道歉。

    就是徐杰,之前也是这么想的,战承王元朗领兵,朝堂有欧阳正坐镇,合该是万无一失的☆后却是这么一个局面,王元朗要怪欧阳正,也无可厚非。

    “也罢也罢。”王元朗连连曳,悲凉不已。又道:“拿地图来,我便与你说一说如今战局,也说一说军中之事,你不要辜负了欧阳公的期望。”

    徐杰闻言只感觉压力倍增。这一趟边镇战场,徐杰到底该不该来?

    整过国家的安危责任,在王元朗几句话语之中,忽然就全部压在了徐杰身上,便是已经到得边镇的徐杰,心里其实也并未真的有这个准备。一个硕大的国家,万万人口的未来,忽然就到得自己肩膀上了。这种感觉,徐杰从未经历过。

    事情到得这般地步,真要找出那个要负责的人,用是汴京里的皇帝夏锐。

    但是徐杰忽然把这些都扛在肩上了。用吗?值得吗?有必要吗?有好处吗?

    这些问题,徐杰在这忽然压力倍增的一刻,真的在想。

    回头再一想,这几个问题,重要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