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五十七章 文人皇帝,儿女情长(2 / 3)  诗与刀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心中大概是知晓,夏文当一个和平盛世之君,用是胜任的。只是这和平盛世该如何来,任重道远。

    天色不早,云书桓进了公房帮徐杰掌灯,不得片刻又端着热水进来给徐杰擦脸。

    公房里进进出出的官员,一刻也不曾停歇。

    徐杰忽然想起了两个人,谢昉、刘汜。

    提笔书信,徐杰慢慢遣词造句,把书信写得恳切、真诚,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便是想把这两个老头再一次请回京城里来。

    这个国家,真的到了风雨飘摇的时候了,徐杰有一种孤木难支的感觉,甚至连一些大事都找不到一个经验丰富的人商量。

    毕竟徐杰自己,也不过是个新手。

    有些事情是靠着智慧可以解决的,有些事情必然是要靠经验来解决的。大多数事情,更是靠智慧与经验一起来解决的。

    一个庞大的行政机构,徐杰一个人想玩转,事无巨细,实在吃力非常。

    徐杰知道自己经验不足。那些相位,徐杰留着,只待来人。

    青山徐家镇里,欧阳文沁捧着徐杰的书信,哭得梨花带雨,此来不只是徐杰的书信,也还有欧阳文峰的书信。

    欧阳正去世的消息,总是瞒不住的,也不可能再去多瞒着。

    徐仲其实早两天就收到了这个消息,他是想瞒的,书信来了,自然也就瞒不住了。

    徐仲站在厢房之外,听着欧阳文沁哭得死去活来的声音,唉声叹气不止。

    老奶奶慢慢走来,问了徐仲几番,走进了厢房之内。

    老奶奶没有多说什么,只道:“去京城吧,到杰儿那里去。”

    欧阳文沁强忍着心伤,还起来扶了一把瞎眼老奶奶,轻轻“嗯”了一声。

    老奶奶也叹起气来,落座之后,又道:“奶奶是这乡野的老妇人,不懂得京城里那些事情,只知道家长里短。奶奶过不得多久也要死的,若是奶奶死了,最不想听到的就是你们的哭声。只愿你们都过得好,有吃有穿,心中畅快。”

    欧阳文沁是能听懂的,兴许也是不愿意在人前恸哭,擦拭了一下双眼,答道:“奶奶,我不哭,夫君如今当了那尚书仆射,我开心呢。”

    老奶奶摆摆手道:“想你是不开心的,杰儿啊,你此去京城,也与他说。奶奶也只愿他能心中畅快,官若是不好当,就不当了,回来也有吃有穿,过得去日子的。”

    以往心心念念的老奶奶,就等着徐杰金榜高中。而今的老奶奶,却说出了这么一番话语。

    “嗯,我一定把奶奶的话语带到。”欧阳文沁虽然不再哭出声来,却还是不断擦拭着双眼。

    “好啊,都好,一切都好呢,奶奶这一辈子,不白活。生能见得杰儿娶妻,也享了这十几年的福,黄泉里还有三个儿子等候着,生也极好,死也极好。”老奶奶兴许是真的认真想过生死之事,到得这个年纪,想这些也是正常,但是能想的这么透彻,这个乡野老妇人也是不凡了。

    欧阳文沁心中的悲伤好似真随着老妇人几句话语好了一些,点头说道:“奶奶,你还要多活,多活些日子,再看我生儿育女呢。”

    说到这里,欧阳文沁又是泪如雨下,还强忍着哭泣的声音,只因为她想到自己的父亲却看不到这一幕了。

    老奶奶紧紧抓着孙媳妇的手,慢慢拍打着,口中又道:“若是奶奶真能看到你生儿育女啊,一定好好把娃娃摸个清楚,下去的时候啊,一定找到你父亲,与他说说你生了个什么模样儿女。”

    欧阳文沁闻言泪水好似陡然又止住了,只是“嗯∨∨”的答着。

    第二日大早,徐仲骑了马匹,套了马车。百十骑,刀枪甲胄,往汴京里去。要打仗了,徐杰说的,徐仲又亲自套着马匹准备往战阵再去一番。

    杭州城内,一处巷弄借口,一间不大的酒肆。

    一个带着毡帽的老汉挑了卖货的涤走了进来,面色带笑,把涤放在门口角落,开口喊道:“掌柜的,温两碗,茴香豆一碟。”

    柜台里的汉子闻言也笑,口中问了一语:“金老伯,今日生意挺好啊。”

    老汉砸吧着嘴,好似馋虫挠了心,口中答道:“这个月就属今日生意最好,所以今日吃两碗酒。”

    柜台内的汉子笑道:“金大娘晚间怕是又要破口大骂了。”

    老汉坐在了柜台高凳上,大手一挥,说道:“老娘们的,随他去。”

    柜台里的汉子笑得有些憨厚,一边张罗着茴香豆,一边往里面喊着温酒。

    待得酒来,老汉已然吃了不少茴香豆,待得酒来,一口就喝完了一碗,随后才慢慢品尝着第二碗。

    不得多时,店里慢慢又来了几人,落座在大厅桌案上,两个雇来的兴冒忙后。

    老头却还有一搭没一搭与柜台里的汉子聊天,聊着聊着,第二碗又喝完了,却还意犹未尽,看着空空的酒碗,砸吧着嘴巴。小碟子里的茴香豆也只剩下三四颗了,伸手去拿,好似还舍不得。

    柜台里的汉子见得这般,笑问一句:“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