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六十章 王老爷从不坑穷人(2 / 3)  杀生道果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钱、乃至脱离贵金属范畴的夹锡铁钱,也是敛财的手段,但着实麻烦得很。

    但如今他们却十分惊喜地发现了一个更高效的新玩意儿。——印钞!使用起来无声无息,那些连大字都不识一个的小民,就算到死连自己的财富怎么消失的都搞不明白。

    事实上,不只是檀桓一国。当国内的贵金属银钱被云楼鬼市靠着倾销大量抽走,不能满足本国需求之后。

    诸国统治者全都借着这次机会,敏锐嗅到了宝钞身上的暴利味道。大量印钞是基本操作,最多只是超发的宝钞有多有少而已。

    却根本没有什么金融常识,在跟着大炎照葫芦画瓢,发行宝钞的时候,连带着各种致命缺点也给一起搬了过来。

    一、没有准备金,纯靠官方信用背书;二、强制兑换金银,却不得回购,造成官方单方面从民间掠夺、吸血;三、最重要的是,统治者欲壑难填,印钞数量不是按照国内财富的多少,而是自己的欲望大小。

    当货币大量增加,社会财富却又没有同步增加时,导致的后果毫无疑问便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加上现在雨季天灾临头,各种物价开始持续疯涨也变得理所当然。诸国教门、贵族控制下的各大商号囤货居奇,更是趁机在此时赚得盆满钵满。

    “发财了,发财了!”外面哀鸿遍野,这帮人却做梦都要笑醒。更让他们惊喜的是。

    许多人似乎是熬不住灾情,纷纷将手中藏起来的最后一笔贵金属银钱拿出来。

    购买粮食、耕牛...甚至是三观未曾定型的童男童女。在各大诡国之中,谁也没有将人口买卖放在心上,灾年蓄养奴仆本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虽然流入进来的全都是低劣至极的小钱。但因为在币值相等的情况下,可以从大炎商人那里换来各种宝货,远比纸币更受欢迎。

    这种情况在各国四面开花,也不知道那些人是从哪里搞来这么多小钱,根本不设上限,抢购能买到的一切生产生活物资。

    也让各商号大发横财。可惜,没等那些权贵们高兴几天。便愕然发现随着大量劣钱涌入,各种物价齐齐蹿升到了往年灾情的极值。

    依旧是一点停下来的意思都没有。第一天,十六文钱或等值的宝钞可以换一斤粮食;第三天,这个数字就变成了二十二文,宝钞需要三十文;第五天,这个数字直接又翻了一倍,需要四十四文铜钱,宝钞七十文...一开始囤货居奇,高价卖出粮食、物资的商贾,刚到第二天开市看到全新的物价,就忍不住想要嚎啕大哭。

    “亏了,亏死我了!”而随着王老爷指挥下的狙击大军,开启了不差钱的

    “买买买”模式。各国物价飙升,人心渐渐恐慌。无论是劣币还是宝钞都进入了飞速贬值的快车道,速度越来越快,简直像过山车一样惊悚。

    在各大诡国中,哪个权贵也从没有应对这种意外的经验,从上到下只能目眦欲裂地眼睁睁看着大厦将倾。

    也就在这个时候,另一个噩耗给了他们致命暴击。大炎宝货的供应商临时关张,暂停出货,也不再接收小钱付款!

    本就紧绷的那根弦彻底的断了。他们终于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当初正是因为大炎宝货的海量输入,才给了这些劣币一个强有力的稳定锚。

    就算官钱、私钱通通泛滥,但有一座巨大的蓄水池屹立在那里,从外面看完全波澜不惊。

    因为对货币购买力的信心一直都在,哪怕是跟纸币相比也强不了多少的劣币,也一直在等值流通,没有让各国看到害处。

    这便是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的道理。然而,一切的理所当然,都被王老爷一纸冷冰冰的诏令,或者说杀国檄文彻底打断。

    让诸国权贵重新从云端跌回了现实。这是信息、经济、知识、财富...等等层面的跨时空打击,不是靠着所谓聪明才智就能轻易破解的阳谋!

    等到七月上旬的时候,局面终于崩坏到一张宝钞掉在地上,都不会再有人看上一眼的程度。

    当有人用包袱装着一袋价值过去五万文铜钱的劣币、宝钞出门,也不能换来一个馒头的时候。

    平民对货币以及对统治者的信心,随之彻底崩塌!在信用货币体系中,如果宝钞不能买来东西,就是一张擦屁股都嫌硬的废纸。

    崩塌的信用好像山崩一样轰然砸下,将那些算盘打得山响的各级权贵砸得晕头转向。

    王朝发展一路从

    “国朝与诸侯共治天下”、

    “国朝与军功贵族共治天下”、

    “国朝与世家共治天下”...直到

    “国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国朝与士绅共治天下”...普遍认知中,这个与最高统治者共治天下的阶层才是

    “民”,其他的人都只是供养他们的草芥而已。

    “国不可与民争利”中的那个民,也只是共治天下的统治阶层。对檀桓来说,就是君王与骨品制贵族共治天下。

    对象雄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