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八、察灾(1 / 3)  观音柳叶刀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这两天,不停地有快马驰进京城,皇上的书案上摆满了沿海各地送来的海啸灾情奏折。灾情十分严重,皇上召集大臣商议。

    皇帝还是初次听到海啸,便问:“海啸是什么东西?”

    户部尚书李尚书说:“皇上,海啸是一个十分可怕的海难,是海底发生了地震或火山引起的巨大海浪,一旦发生就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大量的房屋倒塌,田地道路被冲毁,牲畜被海水卷走,损失难以估计呀。”

    皇帝说:“灾难已经发生,沿海各地都送来八百里加急,他们都说灾情很严重,你们说怎么办?”

    张宰相说:“应该速派官员下去视察,了解灾情,赈济灾民,安抚民众。”

    皇帝皱了皱眉头,说:“是不是又要花好多钱?”

    张宰相说:“皇上,这时候不是心疼钱的事,稳定局势要紧。”

    皇帝说:“宰相说的对,谁去视察?”

    李尚书说:“臣愿意前往灾区。”

    皇帝说:“发生灾害有你的家乡,爱卿去最合适。”

    李尚书说:“臣愿为陛下分忧。”

    皇帝说:“好好好,朕知道爱卿忠心,你去朕放心。”

    张宰相说:“我听说李大人的妻子还在老家,李大人应该早点回去看看。”

    张宰相言下之意是说李尚书心里惦记着自己的妻儿,才迫不及待地接下这个差事,但皇帝理解错了。

    皇帝惊道:“李爱卿的妻子还在老家?为什么不接到京城里来?”

    李尚书说:“臣忝为国家官员,享受国家俸禄,当为国家尽忠职守,贱内荆钗布裙,没有给国家出力,臣自然不能将她带到京城,臣老家尚有一些田地足够她们生活。”

    皇帝叹道:“爱卿真是一片忠心,廉洁自律,不愧是百官典范,不过,夫妻团聚,儿女承欢,此乃人伦,不可废也。爱卿此次回去一定要把家人接过来。”

    李尚书说:“臣遵旨。”

    李尚书领了旨意,一路马不停蹄向灾区奔过来,州县都没去,首先奔望海村而来。

    李尚书是望海村的骄傲,是望海村有史以来第一个读书中进士当官的人。在望海村,他像神一样存在,他的事迹在望海村广为流传,被望海村人树立为榜样,激励这许许多多的想出人头地人奋发向上,他的画像被挂在学馆里,排在圣人的后面,先生还有意用朱红笔标注:李尚书,字玄之,望海村人。学童见了还要恭恭敬敬地叩头。

    可当李尚书赶到望海村时,望海村没有了,海啸摧毁了这里的一切,他的家毁了,村里的学馆也没有了,没有一间完整的房子。只有海神庙孤零零地伫立在山顶上。

    李尚书忍不住嚎啕大哭。

    哭声惊动了海神庙里的几个少年,他们走出神庙,认出了哭泣的人,金绫大喊起来:“爸爸,我在这儿,爸爸,我在这儿。”

    李尚书抬起头,看见海神庙前面站着三个少年,惊喜万分,连忙疾步奔上山去,几个少年已经飞一般地跑下来。李金绫一头扎进父亲怀里,放声大哭起来。

    李尚书老泪纵横,紧紧搂着李金绫,又将宋源明,元敏清拉进怀里,放声哭起来。

    许久,李尚书推开三个孩子,问:“金绫,你妈呢?”

    李尚书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宋源明说:“伯母不见了。”

    “不见了?你们没找到她?”李尚书说。

    李金绫点着头,仍然说不出话。

    元敏清说:“伯母被海水冲走了。”

    李尚书望了一眼大海,回头看了看望海村,说:“村里就那么三个人?”

    宋源明说:“是的,这几天就我们三个人。”

    李尚书惊奇地看着三个孩子,望了望山顶的海神庙,然后,朝山顶走来,进了海神庙,倒身就在海神面前跪下,叩头道:“多谢海神救了孩子们,来,孩子们,给海神叩头,幸亏这里有这个海神庙,快来叩头。”

    李尚书有点语无伦次,孩子们都跪下磕了头。

    李金绫说:“爸爸,你去找妈妈吧。”

    李尚书说:“找,我这就派人找。”

    宋源明忙央求道:“求伯伯也派人寻找我爸爸,还有三叔叔。”

    元敏清哭着说:“大伯,我爸爸也不见了,派人去找找他吧。”

    李尚书说:“你们的爸爸去哪里了?”

    宋源明说:“他们那天出海去了,现在还没有回来。”

    李尚书看见一眼大海,皱起眉头,说:“这么多天了,他们回去哪儿呢?”

    元敏清说:“大伯,我爸爸会不会被大海淹死了?”

    李尚书不做声,凝望着大海,表情严肃。

    宋源明大声说:“不,我爸爸不会被淹死的,他不会被淹死的。”

    李尚书拉起宋源明的手,将他揽入怀里,宋源明在李尚书的怀里大声哭起来。

    李尚书说:“孩子,别哭,有大伯在,不要担心。”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