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一十八章 秩序(2 / 3)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驱散无处不在的暴力和恐惧,消弭绵延不绝的部族仇杀。”

    秦开猛然点点头,大声说道:“我懂了,这就是陛下经常挂在嘴上的,派遣船队南下,给苦难中挣扎的人带去文明之光!”

    “难怪那些看上去一脸凶悍的瓯越隶臣,平日里恭顺如同绵羊!做大秦的奴隶,可比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山林里好太多了!”

    “嗯,至少不用担心被别人吃掉,脑袋挂在门口!”

    子婴等人互相看了看,莞尔一笑。

    文明之光什么的另说,但至少这段时间来,番禺县周围很多人家,都有了一到两个耕奴帮着照料田地。

    而这些语言沟通无碍,且多少会一些操舟潜水的黔首,都已经加入了皇家舰队,在海外为航路、以及新开辟的种植园提供武力支持。

    当然了,为了家中的耕奴不孤单,他们偶尔也会上岸亲自请当地的土著到自家做客。

    子婴眨眨眼睛,看向陈卯问道:“夫子来此,所为何事?”

    陈卯一脸担忧的说道:“甘蔗就要成熟了,这么多的甘蔗可怎么处理啊!”

    他前两天去甘蔗种植园看了看。

    山坡之上,上万亩的田地里,甘蔗的叶子已经开始发黄,很明显已经成熟,到了收割的时候。

    但,这也太多了!

    陈卯跑进蔗林实地看了看,发现所有人都低估了甘蔗的亩产,在充足的肥料和细心的人工打理下,亩产至少在两千斤以上!

    这么多的甘蔗,都榨成糖要吃到什么时候啊!

    谷朴素的,做梦都想回到上古时期以物易物年代的农家前魁首一脸震惊的从蔗林走出,辗转反侧夜不能寐至今……

    尤其是他听说,在巴郡、蜀郡等淮汉以南郡县中,甘蔗种植的面积比南海郡小不到哪里去!

    于是老头就愁的开始掉头发了……

    和陈卯一同发愁的,还有任嚣。

    他曾听一名工师说过,甘蔗成熟后如果不能及时吃掉或是榨糖,很容易就放坏了。

    而他去年的时候见过,甘蔗处理起来很麻烦,榨糖的效率也并不高。

    一想到这些价比金玉的东西要烂在地里,任嚣也同样开始掉头发了……

    听到陈卯的疑虑,子婴倒并没有太过担心。

    去年运回咸阳城的蔗糖,就连皇帝也不敢放开享用,听说为了宫中能吃上糖,皇帝已经开始惦记着驯养蜜蜂了……

    所以今年的蔗糖运回咸阳城之后,唯一担心的是价格,而不是销路。

    子婴在心中幽幽想道,宗室公族们出钱开辟种植园,然后赚到的钱,再购买种植园的产出,钱又流回了少府……嘶!难不成陛下当初就想到了这一步?恐怖如斯!

    他摇了摇头,看向任嚣说道:“郡尉放心,绝对不会把甘蔗放坏,相反,我只担心甘蔗的数量不够!”

    在子婴的气定神闲中,任嚣悬着的心渐渐放下,但有没有完全放下。

    于是三天后,在陈卯和任嚣的辗转反侧中,种植的甘蔗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

    清晨,手中握着特制砍刀的隶臣从房舍走出,向山坡上的蔗林走去。

    虽然是隶臣,没有什么人身自由,但每天能吃饱,也不用担心半夜睡着的时候,会被人把喉咙割断,最重要的是,不仅管饭,而且发钱。

    这就让他们有了成为自由民的希望,平日里干起活来格外卖力。

    只是即便是自由了,他们也不会离开种植园,他们追求成为自由民的身份,主要是为了涨工资……

    于是伴随着特制砍刀的上下翻飞,一根根甘蔗不断倒下,之后砍掉上面没有甜份的地方,拿去堆肥,而剩下的部分,则有专门的工师按照编号捆扎好,再由隶臣抬到马车上。

    嗯,编号是为了区分哪些甘蔗更甜。

    而那些糖分少的,则自然会被连根刨除,换上其他品种。

    这种选育的方式虽然简陋,但也是无奈之举,除非建设先进的研究实验室,否则只能如此。

    …………

    种植园外,几辆敞篷四轮马车沿着笔直平整的水泥路缓缓驶来。

    自从阳山关的水泥工坊建好之后,从番禺县通向阳山关的道路就被水泥重新铺了一遍,而在主路旁边的种植园,道路自然也被重新改造了一番。

    马车停稳,子婴和任嚣等人从车上走下。

    任嚣打量着眼前的种植园,这里和他半年前来的时候,几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种植甘蔗的土坡,和种植水稻的平地之间的荒草地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正在翻耕,准备播种油菜的农田。

    种植园临近河流的小型码头上,一袋袋装好的稻谷堆放在木箱上,被人力驱动的机械吊臂吊起,轻巧的放在渡船上,顺流而下。

    任嚣微微皱眉,看着子婴说道:“收获的粮食都已经放进粮仓里了,为什么还要往外运?”

    他疑惑的点在于,粮食究竟要运往何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