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七章 乡贡(2 / 3)  读书人:高质量莽夫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内容皆以策问为主,所谓策问,就是考官提出问题,考生给出答案。(这一科的终点就是帝王亲自出题面试)

    明经科,更简单,考试内容以经学典籍为主。

    说白了,就是熟读圣人经典,能背能写能理解最好。

    当然,这一科的优差之别就在于谁懂的圣人经典更多,有多经一说。

    最后一科是进士科,这一科主考时务策和诗赋文才,考生一般要了解政治、吏治、教化、生产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并以此解答问题。

    县试考场,南山很轻易就通过了县太爷的‘面试’。

    县太爷提出的问题是‘如何减少城内偷盗一流’,这个问题对于一般童子来说,要立马想出方法,并且当着县太爷的面条理清晰的讲述出来,一般人家的孩子,早就全身哆嗦,双手无处安放了。

    但对于南山,这样的问题很简单,也很容易。

    南山提了三点:

    第一点是在县城街头设置治安巡逻队,最好持刀上岗,让所有百姓可见,安民保财。

    第二点是设立专门的盗匪捕快,设相应抓捕赏金,以求绩效。

    第三点是重典重刑,专门整治突出暴客,以儆效尤。

    南山将这三条说出来,让稳住主考位的县太爷高看了南山一眼。

    县太爷并不是因为南山说的内容而高看,这些东西学堂老师有教,私塾也有涉及,甚至县太爷现在问的问题,私底下都有透露出去。

    县太爷高看南山的真正原因,乃是南山说话回答问题时的语气、语速、自信、态度等,让县太爷眼前一亮。

    如此,南山轻松通过秀才一科,得了个上中的成绩。

    下一场考试考明经科,这个对南山来说就更容易了。

    对于童生来说,背诵默写圣人经典是最基本的,难点是少部分题目需要对圣人经典简单阐述。

    南山很容易就通过了考试,也拿了一个上中的好成绩。

    最后一场考试考的是进士科,这一科是时论朝廷最新颁布的赋税制度,另外一部分是以家国天下为题,写诗点题就可。

    这一刻,无论是谁,在赋税制度上,都得拣好听的说,就算是提意见,都很委婉。

    对于一众童生,主要还是看最后的诗词歌赋文彩。

    这一点,南山更是不输他人,摘抄一首《神童诗》,立马喝得满堂彩。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三日后,童试放榜,南山成功获得读书人初级称号【乡贡】。

    这里跟明清科举略有不同,不叫秀才,此时的秀才是真正的大才,全才,最顶级的那种。

    这个书中世界有些不一样,通过童子科考试,获取科举资格的学生叫【乡贡】,通过名士学府推荐获得考试资格的叫【生徒】。

    而南山,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乡贡】。

    经此考试,南山因为童子科写出《神童诗》,喜获神童之名,十里八乡妇孺皆知。

    ……

    八月,南山临窗读书,有夏蝉知了相伴。

    “南山哥哥,你看我给你带了什么?”

    窗台前,一颗小脑袋探出来,一双狐狸眼眨呀眨,充满期待的小表情可爱极了。

    南山看着梳着小流苏、头插羊脂玉钗的林小妹,亲昵说道。

    “小妹,什么时候到的呀?”

    “嘻嘻……南山哥哥,我刚刚到!”

    林小妹大大的狐狸眼全是开心喜悦,嘻嘻哈哈的同时,还不忘从身后拿出自己带来的小提篮。

    小提篮里,装着小小的四块桂花糕。

    “南山哥哥,快尝尝娘亲给我做的桂花糕!”

    南山点头,脸上也是一片灿烂笑容。

    接过桂花糕,南山看到林小妹期盼的眼神,以及情不自禁伸出来舔食嘴唇的小香舌,瞬间就明白了什么。

    “喏……小妹和我一起吃,两个人吃才香!”

    南山递出手中的桂花糕,将桂花糕直接递到了林小妹嘴巴前。

    林小妹小小咬了一口后,南山才伸回来自己也咬一口。

    “南山哥哥,谢谢你,你真好!”

    “呵呵……”

    南山看了看林小妹,哈哈大笑。

    小女孩就是单纯,自己拿来的食物,被他人吃了,还要谢谢他人。

    就这样,南山和林小妹同坐在窗台书桌前,你一口我一口,你侬我侬,情深处,竟热似火。

    ……

    年年岁岁人相同,岁岁月月花非花。

    转眼,就是五年流逝。

    又是一个流火六月,同样的地方。

    南山十二岁,林夕也是十二岁。

    三日后,南山将去州府(幽州)赶考,参加八月在州府举行的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