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一章 向冰峰进发【下】(1 / 4)  慷慨天山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在别克的带领下,刘振华等人不断向冰峰接近。

    临近中午,刘振华看了看天色,叫住最前面的别克,说道:

    “咱们找个平缓的地方,该做饭了!”

    别克一听十分紧张的回过头来,冲刘振华连连摆手。

    刘振华不明所以,只能先按照别克的手势,收声站定。别克的脸色放松了少许,观察了一下四周,朝右前方指了指,随即带着众人走去。

    大概走了一刻钟,刘振华看到一片较为平整的坡地。

    他刚想开口,让众人原地修整,就看到别克快步走来。

    “刘营长?”

    总听到旁人这样称呼刘振华,虽然别克分不太清营长具体是个什么职务,但也跟着大家伙儿一并叫了起来。

    “别克同志,什么事?”

    刘振华亲切的问道。

    刚才他猛冲自己摆手,其中必定有含义。

    “刘营长,咱们现在嘛!头顶就是雪线,啥时候都不化的!你的声音嘛,要是太大了,雪就掉下来呢,我们就没有空气了!”

    别克连比划带说。

    看刘振华似是没有听懂,急的又接二连三的说了好几遍。才让他明白,是“雪线”不是“血线”。一定的海拔之上,因为气温降低的缘故,厚厚的积雪常年不融化。

    要是说话生意稍微大些,都会引起震动,导致雪崩的发生。经年积雪,连粗壮的松树都能压断,直接就能把人砸死。

    侥幸没死的,也会因为被雪崩掩埋,导致“没有空气”,窒息而死或是冻死。

    刘振华没有在雪山里的经验,就连徐参谋都听得十分认真。

    这可是书本里读不到的东西。

    即便有写,也是干巴巴地文字,哪里有别克这样每日穿行在雪山冰峰里牧民体会深刻?

    刘振华很是郑重的对别克保证道:

    “你放心,我会提醒他们的,让他们不弄出太大的动静!”

    现在这个气候,正是雪崩的高发期。

    上层的积雪因为强烈的日头微微有所融化,水沉降到最下面,导致和山壁之间的附着力下降,很容易在受到外界的干扰下,整体掉落下来。

    “特别是你!把你那大嗓门收起来!”

    刘振华专门对机枪手提醒道。

    听到营长的命令,他条件反射般的准备回答。可看到刘振华那瞪圆的眼珠子,立马就捂住自己的嘴,使劲点头。

    “刘营长,雪崩很危险。我觉得也不要做饭了,大家吃点干粮对付一下吧。”

    徐参谋话音刚落,别克就从自己的皮袋子里,掏出早晨没吃完的馕饼子分给大家。

    皮袋子贴身,外面又罩着羊皮大衣。馕饼子还没有被完全冻硬,只是相比于早晨彻底凉了。

    刘振华见状想要还回去,毕竟这是别克的粮食,部队有规矩,何况炊事员也背了干粮。

    但赵明霞和刘秀英已经吃了起来,刘振华也只好作罢……想着等下了山,一定要把粮食折换成钱给别克补上。人家愿意当向导,带路上山,已经是帮了天大的忙了,说什么也不能让这样淳朴、善良、热情的老乡吃亏!

    刘振华自己只掰了一小块,别克却硬是将手里剩下的大半个馕,全都塞进他手里,自己则抢过刘振华手中原有的一小块吃了起来。

    没办法,刘振华只能又把这大半块馕掰成两半。一半吃,一半揣进口袋里留着。

    别克吃饭的速度极快。

    刘振华身为老兵,吃饭速度可是在部队里练出来的,有时候急行军,一走一整天,几乎没有修整,就得边行军边吃干粮。

    而别克竟是比刘振华吃的还快。

    他刚啃了一口馕,别克已经吃完,拍拍手,开始在自己的皮袋子里翻腾。

    他从里面抽出来几条裁剪整齐的毡子,这是牧民们用来搭建毡房的主要材料。得一寸一寸的擀出来,极费工夫。

    刘振华问道一股清香的气味,问道:

    “别克,这毡子上有什么东西?闻起来有点像松树!”

    别克将毡子拿到刘振华面前,回答道:

    “这上面嘛,我涂了一层厚厚的油,就是从那个松树身上嘛,刮下来的!”

    刘振华没有闻错。

    毡子上浸润的正是松脂。

    但他不知道别克带着几条浸满了松脂的毡子到底是做什么用。

    别克将毡子放在一块石头上,然后四下里寻摸开来。不一会儿,找到了几根枯枝。他用自己的胳膊在枯枝上比较了一下,按照估算出的间距,把枯枝一节一节踩断。

    “你要做火把?”

    刘振华看出了点名堂。

    别克回答道:

    “对!这里嘛,大声说话不行!打这个嘛,也不行!万一有牲口冲过来,它们怕这个呢!”

    他说“这个”时,指着自己的那把老式撞针猎枪。

    枪声可比说话嗓门大带来的震动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