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七章,人怎敢逐仙(2 / 2)  少年踏剑行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面自然流淌下来,神色颇为不舍的小道士,两指并拢夹着符纸口中念念有词,那符纸于指间滑落,落在丁前溪身上,少年立时雨不沾衣。

    不起眼的符纸竟是一张上等避水符。

    瞧着戴斗笠披蓑衣的小道士,他宁愿穿戴些普通人雨天挡雨的物件,也不愿用那张避水符,从中也能瞧出那张符纸的珍贵之处,可丁前溪是谁,是他张陵下山后交到的第一个朋友嘛!

    张陵顺势接过躺在泥地上的青衫,捉起少年一只胳膊,枕在自己的大腿上开始把脉,修道之人精通五行八卦人体命理,特别是道家不传之秘鬼门十三针,那套几乎已经失传的针法一开始并不是用来治病的,它是由道家张姓天师所创,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也,习针者,先从鬼官从之。

    凡犯了邪症之人,一般只需五六针即可,正用可救人于鬼门,邪可控人于傀儡之术,施针者一般不能轻易扎满十三针,既是给自己留条退路,也给鬼秽一条生路,所以舌下,会阴,人中三个穴位,轻易不能碰,因为这三个穴位中的任何一个,都会直接将邪气封死,其它穴位则是生路,可以让“它”这种凡人肉眼难见邪灵离体,这时只需要烧纸还愿便好。

    小道士摸完了脉面色沉重,看了一眼丁前溪后,让他过来撑伞,随后单手掏出一张符纸贴在眼上,符纸瞬间化为灰烬,竟是不给道士开天眼的机会,小道士手伸进胸口,一边问道:“丁前溪,这家伙的脉像犹如大海奔腾,脉中鼓声如雷,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他应该是一条勉强化形的蛟龙,这种已在世上消失了几百年的神物,你是怎么跟它混在了一起?”

    话毕,剥开蓑衣,又分开五六件衣服的小道士,终于从怀里掏出一张金色符篆,更加肉痛的神色浮现在张陵脸上,几次想张嘴劝说丁前溪,这种蛟龙余孽现世,可不是什么好兆头,龙这种东西依附气运而生,让这条濒临死亡的小蛟龙重新回归天地,其实也没什么不好的。

    可道祖教化万物,它能在这种世道化形,肯定是背负了大功德大气运的,叹了口气的小道士咬牙将金色符篆猛拍在额头,满是山楂树的山中,道观里供奉的那位金身斑驳的神像,有金光自双眸中浮现,整座道观开始轰鸣,中年道人正蹲在池塘边上看着掉落在树叶上的蚂蚁,感知神像有异,五指迅速成决,掐算不停,骇然无比的道人双手结印,似背负莫名重担的中年人脚下地砖纷纷碎裂,道观顶上风云汇聚,其间夹杂着电闪雷鸣,中年道人以指轻点池塘,一点波纹迅速聚成画面,小道士正咬开指尖血抹在眼皮上,颤抖的双眼却怎么也睁不开,向来都是温声软语的中年道人心胆巨颤,强自以掌叩心门,颤声道:“张陵,不可!”

    小道士的眼眸终于睁开一丝,天眼已开,不似人间空灵之声自张陵口中传出,“有什么心愿皆可道来,小道事后定当尽力完成,还请阁下高抬贵手,放过我这朋友一马。”

    这就是鬼门十三针施针前必做的仪式,问冤。

    小蛟龙身上那模糊的身形并不答话,用了一张金色符篆,还未能看清对方是何方神仙的小道士,大感不妙,犹豫中掏出一方古朴木盒,打开,十三枚细长银针散发毫芒,捻起一阵正欲扎下的小道士,心湖上涟漪阵阵,一道急切颤声传来:“…不可!”

    为时已晚,银针顺势入体,那盘坐的模糊身影站起身来,似是负手而立,又似是低头俯视,看不清面容的身影轻轻挥手,银针离体瞬间崩碎,细小如麦芒直扎道士眉心符篆而去,有宏大的声音带着讥讽,震耳欲聋,“滚!”

    小道士倒飞出去,额头符篆瞬间灵气全无。

    道观重归于静。

    中年道士眉心殷红,渗出丝丝血迹,神色萎靡的道士摸了摸眉心,苦笑不已,就差那么一点,本就凋零的道观剩下的那,最后一点灵性也要给人拍散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