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七十一章 任人唯亲(2 / 3)  滨江警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么省钱怎么来,能不修桥就不修桥,拉土把河填上打个坝,直接把路修过去。就算一定要修桥,能不修那么高就不修那么高。

    遇到这种事水利局肯定不会答应,你堵截河道,影响排涝抗旱,到时候出了事谁负责?可以说他们两家就是这么个关系,在汉武是横眉冷对的,只是我们这边离汉武远,他们两家又都是外来和尚,所以相互之间的关系没那么紧张。」

    三人听得一愣一愣的,不敢相信上级大单位也这样。

    刘德贵想了想,不解地问:「可长江又不是小内河,他们两家能有什么矛盾?」

    「因为修路修桥,我们陵海交通局和陵海水利局经常发生矛盾。江上虽然不可能截流修路,但要修建长江大桥,要修大坝建水电站。」

    韩渝笑了笑,接着道:「南云支流那边的情况我不知道,只知道葛州坝那边的情况很复杂。大坝是水利修的,水电站是水利修建的,船闸也是水利修建的,但船闸却归长航局管。

    那样的大型船闸运营需要很多费用,这些费用都由水电站承担。人家觉得运营费用太高,建议船闸管理部门跟过往船只收取通航费,也就是过闸的费用。

    长航局坚决不同意,因为长江是天然航道,你不修建水电站和船闸我一样可以通航。如果收取过闸费,会给长江全线的港航企业增加成本。你不能光顾着经济效益,给我们的港航企业增加负担。」

    这些事刘德贵是头一次听说,惊诧地问:「货船过葛州坝船闸不要交钱?」

    「嗯,不只是过葛州坝船闸不需要交过闸费,等三峡工程建好,过三峡船闸可能一样不需要交过闸费。长航局要为全线的港航企业考虑,在这个问题上坚决不让步。」

    「可我们这边的小船闸都收钱,一天收好多钱,如果交通部连我们这边的小船闸一起管就好了,能给船主省多少费用啊!」

    「我们这边的通江河道大多是人工河,不属于天然航道。」韩渝顿了顿,微笑着补充道:「再说全让交通部管,交通部管得过来么。」

    在杨建波朴素的认知中,能帮企业和老百姓据理力争的单位就是好单位,不禁来了句:「韩书记,在收不收过闸费这件事上,我觉得长航局有理。」

    「杨营长,这事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怎么不简单?」

    「葛州坝不只是发电,也是防汛抗旱的水利工程。能调

    度洪水,能发挥滞洪错峰作用。并且大坝跟船一样需要维护,维护是需要投入资金的。」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差不多,反正各有各的考虑,不过跟我们没什么关系。」

    「那你喊杨远过来做什么?」刘德贵好奇地问。

    管长江的部门太多,他们不了解很正常。

    韩渝微笑着解释道:「长江口水文局不只是负责长江口水文、泥沙观测、水环境监测、河道勘测,也管辖区内的港口治理开发勘测。并且辖区很长,负责江音以下河床演变、港口、码头、护岸等观测,参与河道治理规划。」

    刘德贵惊问道:「我们这边也归他们管?」

    「当然了,我们建港口就要经过人家的审批,叶书记、钱市长和沈市长当年不止一次去求过人家。」

    「难怪沈市长要请人家吃饭,原来人家是业务主管部门!」

    「不只是业务主管部门,而且有执法权。」

    「水文局不是搞勘测观测和规划的吗,他们有什么执法权?」

    「人家加挂长江口水政监察支队的牌子,履行长江口水政监察的职责。他们与滨江水利局水政执法大队的关系,相当于交通部港监与地方港监的关系。」

    韩渝笑了笑,接着道:「但他们的主要工作是搞勘测,监察执法力量没港监局这么强。他们有「尚方宝剑」,杨远现在有船有兵,这个资源完全可以整合下,反正从大处看都属于水利系统。」

    这是徐三野的套路,不愧是徐三野的关门弟子。

    刘德贵意识到他们师徒十年磨一剑打造的「江上联合执法大家庭」,又将迎来一个「国家队」,忍不住笑了。

    二营长赵江只知道「滨江水师提督」很厉害,不知道「滨江水师提督」到处找人合作,能牵头组织的阵容有多强大,忍不住问:「韩书记,你刚才说大通来量是往年的三倍,大通来量是什么?」

    「大通其实是个地名,大通位于徽安省同陵市,跟江对岸的徐六泾一样设有水文站,在长江无湖水文站上游123公里处。长江大通水域的流量是衡量长江下游水位、水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可以说大通流量直接关系着我们江南省的长江防汛。」

    韩渝想了想,接着道:「大通来量就是从上游来了多少水的意思,今年长江流域气候反常,大通来量猛增,席工说是往年同期的三倍。现在已经是五月份了,马上进入梅雨季节,能想象到再过一段时间大通来量会比现在更大。」

    组不组建防汛抢险机动突击营是一回事,上级会不会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