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九十三章 男儿有泪不轻弹(2 / 4)  滨江警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堤,洪水涨多高,子堤就要垒多高。

    如果有活儿干,光顾着干活,什么都不用想。

    突然闲下来,心里反而慌,真能感受到大战即将来临前的紧张气氛。

    韩渝一连深吸了几口气,追问道:“安公那边有没有消息?”

    “有。”

    老魏拿起值班电话记录,边看边说道:“溃口原因搞清楚了,溃口位于严家台堤段,桩号53+500~54+000,长500米,属孟溪镇大马管理区宝岗六组,属于迎流顶冲险段。

    堤面宽8米,堤外坡41米以上的坡比1:3,以下为1:22,无河滩,但做有块石护坡工程。堤内有二级平台,坡比均为1:3,一级平台宽4米,二级平台宽6米,平台以下就是沼泽坑塘,水深0.6至1.2米……”

    秦副市长紧锁着眉头道:“咸鱼,从基本情况上看安公县在这个堤段下过功夫。”

    “是啊,这样的堤段不应该溃口。”

    韩渝点点头,请老魏继续。

    老魏喝了一小口水,看着电话记录念道:“7月5日,有一个中学生发现草塘边有小沙眼冒水,便去哨棚报险,哨棚向负责虎渡河抗洪的指挥分部报告,分部认为险情不大,只提醒注意观测。”

    “7月5号?”

    “嗯,一个月前就发现了。”

    “我不是说这个。”韩渝再次举起对讲机,喊道:“守松守松,有没有休息?”

    “我刚躺下,还没睡,韩书记,什么指示?”

    “指示没有,打听个事,你们以前有没有去过严家台?”

    “去过,席工和姚工就是去严家台找到我们的。”

    “你们在那边的时候,有没有听说过有地方冒水?”

    “有,我们收到消息就去用沙袋围起来了,做了个滤井。防办虎渡河指挥分部的干部去看过,说问题不大,让村干部注意观察就走了。”

    “没什么事了,你抓紧时间休息。”

    韩渝放下对讲机,再次看向老魏。

    老魏连忙道:“7月25号,有个小学生在草塘边放牛时发现有拳头大的洞往外冒水。经查,距第二级平台脚仅0.5米,管涌口的直径0.05米,沙盘1.5平方米,砂丘0.15米,出浑水。

    距第一管涌口0.6米处有一个直径0.01米的管涌,守堤人员在指挥分部要求下当即做三级导滤围井。同时发现草塘二级平台脚0.5米处又出现两个管涌,一个采用二级围井导滤,一个采用导滤堆……

    今天零时15分,巡堤人员骑摩托车巡堤,借助摩托车大灯,发现上游坑塘水已快涨到新填筑的平台面,同时发现距二级平台脚约10米的坑塘中,有一个直径一米多的管涌在翻浑水,立即向指挥部报告。

    零时20分,大堤开始下跌,堤面有纵横裂缝,缝宽0.06米。零时40分,大堤溃口30米。截止一小时前,溃口已宽达185米,估算最大流量约900立方米每秒。”

    又是管涌导致的溃决!

    陶副师长沉默了片刻,低声道:“管涌这么难抢护,怎么都是管涌啊。”

    “早在7月5号,早在我们从老家出发那天就发现了!不是难抢护,而是压根儿就没抢护,这是一起不该发生的溃口,可以说这是一起麻痹大意、疏于防守、未抢自溃的严重事故!”

    “咸鱼,人家不是抢护了么,做了导滤围井,还做了什么导滤堆。”

    “那不是抢护,那只是权宜之计,对于管涌险情唯一的办法就是‘外截内导’。他们不只是没外截,也就是找漏堵漏,而且内导一样没做好。像这样的情况,应该在坑塘周围修筑子埂,蓄水反压,不应该用土方填压之前做的围井和导滤堆。”

    韩渝深吸口气,接着道:“并且明知道是险工险段,甚至知道存在管涌险情,从发现险情到发生溃口历时的35天,居然没安排固定专班驻险防守,也没准备必要的抢险材料,更没有制定抢护预桉。这是渎职啊,负责虎渡河堤段抗洪的主要负责人该抓该判!”

    秦副市长忍不住问:“咸鱼,如果我们滨江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安排?”

    “首先是找漏堵漏,实在找不到漏点只能先‘内导’,也就是修筑导滤围井。然后安排固定专班值守,专班人员包括干部、青壮劳力、负责照明的电工等等,通讯必须要有保障,发现险情变化要能及时上报。同时要准备沙袋、石料和土工布等材料,随时准备抢护。”

    】

    “很专业啊,回去之后你能调到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当副主任。”

    “秦市长,别开玩笑了,我一点都不专业,主要是现在干这个,必须要学要懂点。刚才说的这些,不只是我知道,我们营的全体官兵都知道,我们组织培训过,培训完之后还组织过考试。”

    “差点忘了,你是军地抗洪抢险技能培训班的总教官。”

    部下兼晚辈很出色,秦副市长很有面子,回头道:“陶副师长,咸鱼十六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