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九十六章 王军军的理想(3 / 4)  滨江警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洪水里用木头、钢管打桩,用姚立荣和孙有义的话说,那场面谁看谁流泪。”

    叶书记沉默了片刻,追问道:“如果我们的大部队能通过汉武长江大桥,能及时赶过去,能不能封堵住溃口?”

    “孙有义在电话里说,如果没沉船,并且有足够的桩木、石料等抢险物资,我们的大部队全部赶过去,最多两天就能把口子堵上。但现在在溃口外面沉了好几条船,我们的大部队就算能及时赶到也很难在水上作业。”

    “沉船挡住了工程船队,汽渡船和浮吊船无法靠近溃口?”

    “嗯,但人家当时沉船是没办法的办法。”

    老葛既心疼那些抢堵溃口的解放军官兵,更恨那些不负责任的人,想想又说道:“姚立荣说那边为堵住溃口紧急调集了三万多方石料,就算有足够的物料,全靠人力没三五天也堵不住。

    反观荆江这边,长江防总、省防指和荆州市防指想尽办法筹集的石料也不到一万方,并且全在我们应急抢险突击队,要应对的是几百公里长江干堤有可能出现的险情,不到万不得已都舍不得用。如果久江那边没溃口,如果那些石料能运到荆州来多好啊。”

    这个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如果,况且就算西江那边有石料,因为航道的关系也很难运过来。

    叶书记不想再议论这些,洗完漱,三口两口吃完早饭,就按日程乘坐陵海武装部的切诺基越野车,跟老葛一起去看陵海预备役营抢护过的堤段。

    沉副市长留在趸船上坐镇,接替老葛负责一支队的后勤保障。

    一路走来,见到了不少在堤上指挥防汛的地方领导和部队首长,也见到了不少陵海路桥公司和交通部几个下属单位留下的牌子。

    只要土方施工班组抢护过的堤段,都要修筑登陆点。

    每次抢护任务完成之后,土方施工班组都会习惯性在“登陆点”的基础上修筑一个安全区,确切地说是修筑一个“安全台”。

    并在132团官兵的建议下,在安全台四周用沙袋笼垒一圈“护栏”,搞得跟城墙似的。

    上午看过的那些“安全台”无一例外地都成了各级防汛指挥部或部队指挥所的所在地。

    在路上吃了点干粮,赶到十首这边的一个“安全台”,景象跟上午看到的那些完全不一样。

    为行洪蓄洪,这边有好多民垸弃守。

    垸内的老百姓舍小家、顾大家,只能拖家带口转移到大堤上。

    相比狭长的大堤,又高又大又结实的“安全台”成了老百姓们临时落脚的首选。

    放眼望去,“安全台”上跟难民营似的搭满了窝棚。

    老葛爬上大堤,走上安全台,跟一个乡镇干部打了个招呼,回头用老家话说道:“叶书记,任主任,老王来过这儿,在这儿还下了点功夫。”

    叶书记一眼就看到了“今年打工去哪里,中国陵海开发区”的大红横幅,不禁笑道:“看出来了,这个宣传标语写的不错。”

    “前面还有招工广告。”

    “在哪儿,带我们去看看。”

    “行,前面不好走,我们从边上绕过去。”

    叶书记和任主任跟着老葛绕到东面一看,赫然发现抢险工程的概况牌左侧,真有一个陵海市开发区管委会的招工广告牌。

    陵海龙港米业招聘操作工十人,小学以上文化程度,45周岁以下,包吃包住,每月工资400元。

    陵海慧美服饰有限公司招聘熟练的缝纫工两百名,小学以上文化程度,35周岁以下,包吃包住,保底工资500元,计件工资和加班工资加起来能达到1000元……

    一共有三十几个企业参加了招聘,涉及五十几个工种,要招聘两千多人。

    招工广告牌下面有报名电话,考虑到大堤上没有公用电话,注明委托哪个乡镇的哪个干部代为招聘。

    同时注明了陵海预备役营供水分队每天来送饮用水和陵海预备役营医疗及防疫分队过来巡诊和喷洒消毒的时间。

    陪同参观的女干部用带着本地口音的普通话,哽咽着说:“叶书记,葛局,你们不但帮我们抗洪,还帮我们解决就业,这份情我们将永远铭记在心!”

    “慧红同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叶书记,差点忘了向您汇报,前天下午,省领导来检查群众转移情况,看到抢险工程概况牌、招工牌和你们送来的十几个大水缸都流泪了。”

    “大水缸?”

    “在那边,我们现在喝的都是你们送的水。”

    女干部带着叶书记走到紧靠江边的这一侧,指着用塑料薄膜盖着的一排大水缸,介绍道:“这些大水缸都是王书记送来的,他知道我们转移的仓促,群众顾不上带又大又重的水缸,就专门安排人去江对岸采购了一大船水缸,给我们这边送来十六个,剩下的都送到前面几个安全区了。”

    水缸不值几个钱,但真能解决上千群众的吃水问题。

    叶书记正想着老王同志这事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