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四十五章 二次创业(3 / 3)  滨江警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有偏见,连忙道:“刘关,现在不只是港监系统在改革,国家海洋局改隶国土资源部之后就组建了中国海监总队,海监一样缺人,海监的执法人员和执法船艇都来自海军部队,而且是整建制退役改编的。”

    刘关长低声问:“咸鱼,你是说这些都是人才,海军还有点舍不得放?”

    “可以这么说,而且东海舰队政治部的领导尽可能为我们考虑了。”

    “考虑什么?”

    “这里的人员,有一半来自滨江舰和陵海艇。”

    生怕刘关长不明白,韩渝又强调道:“滨江舰和陵海艇的官兵虽然不是滨江人,但人家对我们滨江有感情,可以说把自个儿当成了半个滨江人。”

    “好,有机会代我感谢下东海舰队政治部的领导。”

    刘关长很忙,放下人员履历材料,起身笑道:“老徐,你抓紧时间向上级汇报,然后联系名单上这些战士的户籍所在地海关,请那边的同行帮帮忙。至于名单上的五个军转干部好办,等明年三月份直接联系军转办。”

    “好的,我这就去办。”

    “战士办理完招聘手续就可以发放工资,干部需要把工资关系转过来才能发,这大半年时间虽然不好发工资但可以发点补贴,具体标准你先研究研究,回头拿个方案。”

    “是。”

    垂直管理单位招退伍军人就这么点好处,不管退伍军人的户籍所在地在哪儿,都可以委托当地海关与那边的民政部门对接,办理好相关手续再调过来,档桉关系、组织关系都可以无缝衔接。

    如果换作地方党政部门,想招外市乃至外省的退伍军人就比较麻烦了,首先户籍就是个问题。

    不管怎么说,人员的问题总算解决了。

    韩渝刚目送走刘关长和徐科长,曾副关长就拍拍他肩膀:“咸鱼,刘关不是不喜欢转业退伍军人,只是想要年轻点的、学历高点的同志。”

    “我知道。”

    “知道就好,但现在还有个问题,一下子多十几个人,并且老家都在外地,一时间没那么多宿舍。”

    “宿舍好解决,海军把琅山那边的雷达站营区给我们用,人来了可以住雷达站那边去。”

    “就是海军预备役营的营区?”

    “嗯,离我们正在建设的缉私码头很近。”

    “既然有现成的地方我就不用担心了,那个雷达站好像早搬走了,营区要不要修缮下。”

    “要,我上午去看过,好几间营房都漏雨。”

    “行,我让后勤去看看。缉私码头就在附近,可以让工程队的项目经理安排工人去修补。”

    ……

    ps:明天要去济南,没时间码字,熬夜先码好更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