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六十三章 江洋大盗(二)(2 / 3)  滨江警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几个船员很抗拒,船长是德国人,他当时也怀疑是船员干的,见船员不配合顿时火了,把船员全部召集到驾驶台,不但要求船员配合调查,甚至让我们搜船员舱乃至搜身。”

    “搜了吗?”

    “搜了,里里外外、仔仔细细搜了三次,没发现赃款。”

    “那些船员这么配合?”

    “德国船长说谁要是不配合,他就给公司打电话,请公司安排船员来轮换。”

    “船上丢了什么东西?”

    “现金。”

    涉外案件,赵红星印象深刻,不假思索地说:“一个甲板部水手丢了一万三千六百多美元,一个轮机部机工丢了八千多美元。他俩的房间在生活区二楼,一楼不住人,顺着梯子一上去就是他们的房间。”

    韩渝追问道:“房门被撬开了?”

    “嗯,房间里被翻的一片狼藉,奇怪的是船员放在书桌上的笔记本电脑和柜子里的数码照相机没丢。”

    韩渝想想又问道:“案发时那两个船员不在房间?”

    不等赵红星开口,李军就介绍道:“案发当天下午,我们跟海关、检疫登船检查过,德国船长虽然很古板,但对船员却很好,问我们能不能让部分船员先上岸,我们同意了,所以案发时有六个船员办理入境手续乘交通艇先上岸了。”

    “船上一共多少人?”

    “包括船长在内,一共十八个人。”

    “船上有十二个人,贼还敢撬门行窃,并且撬的是当晚没人的舱室,这说明什么问题?”韩渝沉默了片刻,自问自答:“如果这起失窃案跟我们要抓的江洋大盗有关联,那这个江洋大盗应该对航运尤其货轮的情况有一定了解。”

    柳贵祥抬头道:“很可能没关联。”

    “也是啊,你们虽然搜过船,甚至搜过船员的身,但失窃的是两万多美金,货轮那么大,想藏两万多美元让你们搜不到并不难。”

    “当时如果勘查下江滩就好了,真要是那个江洋大盗干的,他得手之后肯定会上岸,只要他上岸就会在附近江滩留下脚印。”

    要是在岸上,可以请交警部门协助,调看附近的交通监控。

    如果在码头,可以请港口协助,现在码头也都安装了闭路电视监控。

    可这里是江边,大堤外侧一片芦苇荡,大堤内侧一片庄稼地,哪个单位会安装监控监视江滩。

    五人就这么沿着大堤一路往东,根据掌握的案发地点,走走停停。

    中午路过营船港水上救援中心,在救援中心蹭了顿便饭,一路走到长江干线与长江北支的交界处。

    下午六点半,天色已黑。

    五人实地看完十几个案发现场,没急着回市区,而是借用长州海事处三楼的小会议室,看着在航道图上标注的案发地点,一起总结分析江洋大盗的作案规律。

    “在作案目标的选择上,嫌疑人选择的都是相对偏僻的水域,当时锚泊的船都很少,并且锚泊的船与船之间有一定距离。”

    韩渝托着下巴,接着道:“再就是十七起失窃案,失窃的都是现金,手机、VCD播放机等贵重电器都没丢,虽然让我们无法通过赃物倒查,但也证实了赵局之前的判断,他是游过去爬上船行窃的,手机等贵重电子物品带不走,就算带也会进水损坏。”

    柳贵祥举一反三地说:“他对我们这一带的地形很熟悉,对航运乃至船舶有一定了解,可能跑过船,可能在码头干过,也可能在船厂干过。”

    “从作案频率上看,他应该不是小年轻,年龄很可能在二十五周岁以上。”赵红星掐灭烟头补充道。

    “赵局,你这个猜测是从哪儿来的?”徐浩然好奇地问。

    “很简单,他作案十几起,只有一起失手,之前几乎全得手了,并且每次收获都不小,盗取的现金动辄上万,如果换作小年轻,一下子偷到这么多钱,肯定会大肆挥霍,等把赃款花完了再去作案。”

    赵红星顿了顿,补充道:“但这个江洋大盗不一样,他真可能是我们滨江人,只知道偷钱不知道花钱,不然也不会在得手之后频频作案。”

    船上的人跟岸上不一样。

    船舶航行是要烧油的,加一次油要花上万,并且天南海北的不知道下一个航次去哪儿,更不知道下一个加油站附近有没有银行可以取款,所以船上都备有大量现金。

    再想到嫌疑人盗窃的金额加起来高达三十多万,韩渝沉吟道:“赵局的分析有道理。”

    徐浩然一边记录一边说道:“然后就是水性好、身体素质好,这么冷的天都敢下水。有这几个特征,应该不难排查。”

    “咸鱼,接下来看你的,你面子比我们大,你跟地方同行说一句话顶我们跟人家说十句!”

    “没你说的那么夸张,毕竟人家有人家的工作。”

    韩渝拿起笔,在地图上画了一条狭长的排查范围:“靠水吃水,嫌疑人应该是江边的人,或者在江边工作,请沿江各乡镇派出所排查就可以了,你们认为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