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七十五章 不赚白不赚!(2 / 3)  滨江警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件有多艰苦可想而知。他在那么艰苦的条件坚持了下来,并创下了南沙守礁部队多项个人第一的纪录。”

    王市长好奇地问:“创下了什么记录?”

    “在南沙守礁部队任职时间最长,执行任务次数最多,一次守礁天数最长,值勤航行里程最远、范围最广,被誉为‘南沙守礁王’、‘南沙守礁第一人’。要不是前几天回来探亲,他这会儿还在南沙守礁。”

    “他是现役军官?”

    “嗯,前几天回来的,长州武装部今天下午请他去开座谈会,我们军分区也打算请他给机关干部和警卫排、运输排搞一场英模事迹报告会。”

    “这两个同志邀请的好,老秦、王司令,能想到邀请这两位同志,说明你们有心了。”

    “这是我们的工作。”

    “别谦虚了,这几位呢?”

    “这是咸鱼的防救船大队拟邀请的企业负责人。”

    “企业负责人?”

    秦副市长连忙解释道:“他们不是要上援潜救生项目么,光靠他们自个儿肯定搞不成,需要相关企业参与。”

    王市长反应过来,不禁笑道:“他可以卖官啊,他以前又不是没干过。”

    “这次跟组建陵海预备役营时不一样,一是投入大,二来投入进去很可能听不响。光靠征召人家参军入伍,给人家授个预备役军衔,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既然这样,那就让他邀请吧。”

    “谢谢王市长。”

    “他也不容易,再说没他穿针引线,舰队首长也不会让滨江舰回家。他心里想着滨江,我们市委市政府也要支持他的工作。”

    迎接和对市民开放的方案搞得很好,但陆书记依然觉得哪里不对劲。

    他再次看看了看秦副市长和王司令员带来的方案,沉思了片刻抬头道:“老秦,王司令,我认为这两处需要调整。”

    “哪两处?”

    “首先是让咸鱼去东海基地引航,他现在是副处级干部,本职工作那么多,还要兼顾防救船大队,让他去引水,来回要两三天,不合适。”

    现在的咸鱼不再是以前的咸鱼。

    让长航分局副局长放下手头上的工作去引水,想想是有点大材小用。

    秦副市长反应过来,连忙道:“那就花点钱,让海事局联系长江引航中心,请引航中心安排引航员去引水。

    陆书记满意的点点头,指着方案材料接着道:“再就是走北支航道,让东启、陵海和长州几个区县的沿江各单位一路欢迎,一样不太合适。”

    王司令员下意识问:“怎么不合适?”

    “滨江舰是回滨江的,不是回东启的,也不是回陵海的,更不是回长州的。不信我们可以打赌,真要这么通知下去,几个区县肯定会大做文章。带队的护卫舰支队领导搞不清楚情况,看他们那么热情搞得那么隆重,说不定会靠泊他们的码头。”

    “哎呦,陆书记,要不是你提醒,真可能会搞出乌龙,截胡这事他们真干得出来!”

    “所以说千防万防,家贼难防。”

    几个区县都想造反,陆书记可不会再给他们机会,想想又笑道:“可以建议滨江舰来的时候从主航道走,回去的时候走北支。不需要几个区县欢迎,到时候让几个区县一路欢送。”

    滨江舰回家探完亲肯定是要回母港的,并且是要在规定时间内回去。

    让几个区县在江边欢送,不管他们搞得多热闹,人家也只能组织官兵站坡感谢,不可能靠泊他们的码头。

    总之,不能让他们喧宾夺主。

    滨江防汛抢险营稀里糊涂变成陵海预备役营的事,绝不能再次发生!

    秦副市长和王司令反应过来,禁不住笑了。

    ……

    与此同时,韩渝正在分局办公室里接方政委的电话,谈的也是欢迎滨江舰回家以及滨江舰对市民开放的事。

    “反响很大,群众的爱国热情很高,都想去参观?”

    “我们中国跟外国不一样,外国军舰经常对公众开放,我们很少对公众开放,想看军舰,尤其是想上军舰,只能去海军博物馆。现在好不容易有这个机会,而且即将开放的是以滨江命名的军舰,群众热情高很正常。”

    “到时候会有很多干部群众去?”

    “我估计每天至少会有上万人去参观,正为滨江舰能不能接待得过来头疼呢。”

    海军编队出访时,华人华侨热情也很高,那场面韩渝见识过。

    再想到这确实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并且防救船大队接下来有大动作正缺经费,韩渝不禁笑道:“政委,看来我们可以借这个机会做点小生意。”

    “做什么小生意?”

    “滨江舰虽然是一艘老护卫舰,但舰上一样全是军事机密。群众好不容易有机会去参观,肯定想拍个照留个影,但考虑到保密我们不能让群众随便拍,完全可以组织几个会摄影的同志,去摆几个照相摊。”

    方政委没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