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淡泊名利”(2 / 3)  滨江警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归东海海事局管?”

    “嗯。”

    ……

    再有半年就要离开滨江。

    韩渝本来以为有很多工作要安排,结果发现除了让即将交付的两条新船尽快形成战斗力之外,没什么工作需要他这个即将离任的局长安排的。

    比如后备干部培养,政治处有吴丹,水上执法船队有陈骏朗,刑侦支队有蒋有为和柳贵祥培养了好多年的陈明,消防支队有前年从武警滨江消防支队转业到长航分局的苗根生。

    虽然之前没想过刻意提拔年轻干部,但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提拔了一批,分局的干部队伍已经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梯队。

    回到分局,已是下午四点半。

    刚下车,老吴同志正好从长江大桥建设工地回来了,一见着韩渝就兴高采烈地说:“韩局,你怎么不昨天回来!”

    “政委,今天有喜事?”

    “大喜事!”

    “什么大喜事?”

    “今天中午,长江大桥主桥中跨成功合龙,你说这是不是大喜事。”

    “中跨合龙了?”可能前几年大桥建设主要在岸上和水下施工,看不出工程进度,韩渝对大桥主桥中跨合龙倍感意外。

    老吴同志一边陪着韩渝上楼,一边激动地说:“合龙了,我今天还去桥面上看了看,真壮观!对了,南、北引桥再有几天也要贯通。指挥部和市里打算下个月举行主桥合龙仪式,据说部领导和省领导都要来,我今天就是为这事去工地的。”

    滨江人盼星星盼月亮,盼了那么多年,终于盼到了这一天。

    韩渝激动地问:“主桥合龙了,南、北引桥也快贯通,知不知道什么时候通车?”

    “通车早着呢,”老吴同志现在几乎成了大桥工程指挥部的编外成员,如数家珍地说:“刚合龙的主桥桥面是钢的,接下来要铺环氧沥青。铺好沥青要做动静载试验,试验做完要请上级来验收,验收也要做各种试验,还要分段进行验收。等验收完了要试通车,总之,安全是第一位的,要做到万无一失才能真正的通车。”

    韩渝把他请进局长办公室,带上门,放下行李,犹豫了一下问:“政委,你现在的工作重心都放在长江大桥上?”

    吴国群愣了愣,连忙道:“韩局,我的为人你应该清楚,我本职工作不会因为大桥的主桥合龙仪式和明年的通车典礼受影响。再说主桥合龙仪式和明年的通车典礼也是我的工作,长航局领导很重视,昨天还打电话问筹备情况。”

    “政委,我不是说分局的工作。”

    “你是说什么?”

    韩渝不想绕圈子,直言不讳地问:“长江文联怎么到现在都没换届,你怎么到今天还是我们分局政委?”

    吴国群乐了,掏出香烟笑问道:“韩局,你是不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提副巡视员,负责筹拍纪录片,主编长航志,这可是大事!”

    “韩局,没想到你连这些都知道。”

    “我有我的消息来源,政委,怎么到现在都没动静,到底怎么回事?”

    吴国群点上烟,若无其事地笑道:“上级是这么考虑的,甚至找我谈过话,我婉拒了。”

    连提副巡视员都婉拒,这也太淡泊名利了吧。

    韩渝哭笑不得地问:“婉拒了?”

    “我向上级反映问题不是为了升官。”吴国群笑了笑,接着道:“至于筹拍纪录片和主编长航志,虽然是我提出来的,但不一定非要我干。我能力有限,我干不了这活儿。”

    “政委,那可是提副巡视员!”

    “我知道,不就是每个月多几百块钱嘛。我要是把东海的那套房子卖掉,现在也是百万富翁,你说我缺那几百块钱吗?”

    韩渝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紧盯着他道:“政委,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你可不能意气用事。”

    “我不是意气用事,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什么意思?”

    吴国群磕磕烟灰,解释道:“韩局,你汉武去得少,对长航局乃至长航系统的情况不了解。我们长航公安局乱七八糟,长航局也好不到哪儿去。别看只是拍一部纪录片、主编一本长航志,但这事复杂着呢。我在滨江过得很潇洒,没必要蹚那个浑水。”

    韩渝下意识问:“有多复杂?”

    “我们先说文联换届,你知道以前的文联主席都是谁吗?”

    “谁?”

    “不是长航局的现任局长兼的,就是长航局的老局长兼任的。明明不懂文学艺术,文联主席也算不上多大官,可人家就是喜欢这头衔。包局和张局想换届选举,让我做这个主席,有个头衔好主持拍摄纪录片、编撰长航志,这不是把我架火上烤吗?”

    “政委,你怕得罪人?”

    “我倒不怕得罪人,主要是没必要。”吴国群掐灭烟头,得意地说:“我现在忙着呢,分局的本职工作要做,长江大桥的通车大典要筹备,许总又非要我帮他们筹办滨江港建港一百周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