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六章 互换阵营(1 / 2)  就地成仙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这一对人马,正是大昭国梁州驻军,由田宏远秘密率领,提前赶到边境隐藏起来的人马。在得知秦叶棓顺利抵达梁州,并且根据约定,已经做出了部署,田宏远等南蛮国倾巢而出的时候,从背后突然发起突袭。

    在将士用命,部署得当,又占了人数优势和突然袭击等有利因素,他们夺得几座关隘,简直可以用轻松来形容,只付出了几百人地伤亡,就成功拿下全部关口,同样也是断绝了南蛮王所有地退路。

    得手之后,田宏远第一时间给梁州发去通知,让秦叶棓按照计划,及时把驻守在梁州大营的两万大军也全部派出,配合他开展一个大胆的行动。

    秦叶棓收到消息,对田宏远敬佩不已,这家伙,不是文官么,怎么能够如此英勇,不仅想出来换阵营的办法,关键是立马就去实施,还成功了,这找谁说理去?

    要是消息控制得好,不让南蛮王知道,那么田宏远就真地有可能成功,面对这个局面,秦叶棓不敢大意,要是消息走漏,南蛮国大军回援,那么田宏远就会被堵死,而且是两面受敌。

    秦叶棓一遍佩服田宏远,一边又感觉压力很大,这纯粹就是在赌命啊!

    自己一旦不能很好地完成计划,那田宏远就危险了,所以无论如何,他都要三万大军的力量,牢牢的牵制住南蛮国的十五万大军。

    虽然几处郡府还有一些兵马,但是那都是一些府

    兵,战斗力并不高,守城勉强可以,要出城迎战,跟自己互相打配合,那就别想了。

    于是在秦叶棓的安排下,留守梁州大营的兵马,一万支援田宏远,驻扎在险要的位置,跟田宏远的出路遥相呼应,保证就算是遇到危险,也能互相配合,杀出重围。

    而另外一万人马,则是支援南部重镇,此刻正遭受最猛烈的攻击,最严峻的考验的宏远郡,此郡太守唐兵是田宏远亲信,面对如此大的考验,他自然不会轻易放弃,而是打定主意,跟郡城共存亡。

    因此他一边招募军士,分发钱粮,大力训练士卒,并亲自到各城门巡回演说,提升士气,坚定守城的决心,增加大家的勇气。

    同时派出信使,将此地情形报告到梁州城,请求州牧大人支援,而且他把求援的消息也告诉所有人,给他们吃一个定心丸。

    很快,信使带回来确切消息,州牧大人答应派出一万大军前来支援,让太守大人坚守城门,与南蛮国大军死战到底。

    得到消息的唐兵,很是感激田宏远,他十分清楚,经过上次的风波之后,梁州驻军不到两万五千,如此重城,又是边境,显然少得可怜。

    但是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州牧大人分出一半人马支援自己,由此可见,自己在州牧大人心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而且还有一个好消息,州牧大人正在上报陛下,请求援兵,而且秦大将军已

    经率领五万兵马抵达,三万大军已经进入宏远郡,正在野外设伏,会配合他里应外合,狠狠攻打南蛮国大军。

    不仅如此,附近两个州也答应会派出援军,到时候全部派往宏远郡支援自己。

    州牧大人做到如此周到,那么作为宏远郡的父母官,当然义不容辞要守好宏远郡,带领将士和百姓一起,保住家园,痛击来犯之敌,让他们知道,大昭国的任何一寸土地,都不是那么好侵犯的。

    率领一万大军支援宏远郡的,自然是在秦叶棓面前也变现得十分出色的毛宁,这也是他第一次独自领兵上完,心中很是激动,也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打一个漂亮的胜仗,来报答州牧大人和秦将军的大恩。

    于是,这名年方二十几岁的少年将军,意气风发的朝着宏远郡出发,一路上也不用掩饰什么,大张旗鼓的行军,目的就是要让梁王看到真实的情况,然后趁着梁州空虚,毫无顾忌的发动战争。

    至于南蛮国的十五万大军,确实吓人,而且战斗力都很强,不过那是在野外作战,一旦涉及到攻城,那战斗力就要大打折扣。

    虽然梁王为此准备得还算充分,提前打造了不少攻城器械,提供给南蛮国使用,但是宏远郡城池高大坚固,并不是那么容易攻打的。

    但是他们又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拿下宏远郡,只要拿下这处梁州南面重镇,那么他们的进攻就没有后顾之

    忧。

    毕竟此地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都十分重要。一旦拿下来,不仅他们不用担心后路被截断,就是粮草供应,那也是有了保障。

    宏远郡可以囤积大量的兵力和粮草,然后后面可以从南蛮国运送来补充,前面可以分别运送到各个战场,可谓是重要枢纽,价值不言而喻。

    同样,对于大昭国来说,此地也是价值十分巨大的,不仅是梁州南部重镇,更重要的是,以此城来屯兵储粮,那是威慑南蛮国的最前沿阵地,是制约南蛮国侵略的桥头堡。

    此地对于双方都十分重要,自然没有任何一方会轻易放弃,所以,南蛮国在拼命攻打,大昭国就拼命死守。

    战斗一经打响,就陷入白热化的境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