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1、烛影(2 / 3)  三国雄儿传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

    姜绍目光如炬、杀气腾腾,每个字像利箭一样射向诸葛尚的心脏,让他一时间如坐针毡。

    这些朝堂争斗他原本涉足不深,针对姜维的阴谋诸葛瞻也没有让他参与,但此时诸葛尚伤重在身,脸色黯然,仍难减傲气,面对手握“证据”的姜绍,也不屑于解释撇清,而是默认下来,反问道:

    “你想做什么?”

    姜绍看着诸葛尚的眼睛,毫不回避,起身肃然行礼道:

    “君家世代忠良,誉满蜀中,观此朝中乱象,怎不痛心疾首,敢请上从天意,下顺民情,扬明旗帜,率众回朝,逐君侧之佞臣。”

    “荒谬!”

    诸葛尚原本以为姜绍威压自己,是想“报复”诸葛家,没想到竟从他口中说出这种话,顿时又惊又怒,一下子跳了起来,厉声怒斥道:

    “君尊臣卑,焉能以上犯下,你一介小小校尉,口出大逆不道之言,难道不怕杀头、祸及家人么?”

    “当然怕!我父子披坚执锐、死保蜀地,可在战场上击退魏贼大军之后,却仍难逃朝中暗箭,左右都是一死,都到了这个时候,还有何惧?”

    姜绍针锋相对,身上的气势明显强过诸葛尚,帐中两人站立对峙,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

    两人四目相对,各怀心思。

    诸葛尚六神无主,似乎没捉摸不透咄咄逼人的姜绍背后到底还有什么。

    姜绍则通过一连串进攻,试探出诸葛尚多少知道一些“倒姜”的阴谋,但涉足程度可能不深。

    观察他对待自己的态度不似作伪,对所谓的大将军姜维一派人马,既不鲜明支持,也不强烈反感。

    姜绍以为这位仍然是眼下自己值得竭力争取的对象,于是缓和语气,拱手行礼道:

    “诸葛丞相于家父亦师亦父,其北伐所上的《出师表》字字珠玑,其中‘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等句,绍熟读在心,当今国中弊害之首与桓、灵之时相似,皆在宦官为害朝中。怎奈衮衮诸公视若无睹、碌碌无为,任由国事糜烂,这才有了今日魏贼趁虚而入、兵临城下之祸!”

    “君才兼文武、家声远扬,当此之时,若能勠力同心、为国锄奸,凭此偌大功绩跻身庙堂之上,再振家声,告慰父祖之灵,利国利家,岂不美哉!”

    姜绍的弦外之音已经很明白了。诸葛瞻战败,诸葛家在国中由盛转衰,不管是继续与权势熏天的宦官暧昧不清,还是选择明哲保身,都难以挽回颓势。

    眼下唯有与朝堂上处于弱势的大将军一派合作肃清阉党,才有机会跻身庙堂,重振家声。

    怎料诸葛尚听完没有反应,只是露出冷笑。

    等得姜绍火气上涌时,他嘲笑的声音才响起。

    “姜校尉,你口口声声说当今国中之弊,首在宦官,可蜀中黄口小儿都知道,姜大将军连年兴师北伐,虚耗国力而无功,这大军压境、兵临城下之祸,又岂能没有你父子的一份功劳?”

    “你们不过也是想借此战翦除异己,顺带战后将各种罪名转嫁在他人身上,以消减蜀中父老对你们穷兵黩武的怨气罢了。而你更是欺我年幼,威逼利诱、软硬兼施,鼓动人心,想要将我诸葛家拉上你们的战车。”

    “若是这样,那你未必太小看我诸葛尚,太小看诸葛家了,诸葛家世代忠良,以匡扶汉室为己任,焉能与你们合谋,多言无益,校尉自便吧。”

    姜绍此时闻言怒目圆睁,额头上青筋渐渐凸显。听了这些话,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终究是有些冲动了,也小看了诸葛家这个年轻人了。

    今晚刚刚经历一场血战,以为可以稍得喘息的姜绍意外得知了朝堂上战后诛灭姜大将军的阴谋。

    这来自背后的暗箭令他不寒而栗,内心一时间愤懑悲痛,自己浴血奋战、拼死拼活,岂能是为了给他人做嫁衣,落得个走狗烹的悲惨下场。

    若是诸葛瞻尚在,就算他得到了这些密信,也绝不会想要开门见山、坦诚破冰,与诸葛家寻求联手,但原本看起来心神大乱的诸葛尚给了他冒险一试的想法,这才会深夜前来,尝试交心一晤。

    可惜诸葛尚虽然内心迷茫未定,但还是本能拒绝了他,而且从他刚才的冷笑,姜绍也确认了诸葛尚心中的轻蔑和疏离,这一切都让他身上戾气更加强烈。

    眼下是图穷匕见,自己骑虎难下,岂能就这样转身离开。

    他指了指帐顶,遥敬南面,怒气难掩。

    “我父子继承先帝、诸葛丞相遗志,何尝不是以兴复汉室、攘除奸凶为己任,无数次在沙场上舍生忘死,至今家父仍在剑阁死死挡住魏国大军南下,却要被当作是蜀中罪人?朝中诸公战前耽误军机、临战望风而溃,却能够高谈阔论、指责他人,若这世道真是这样,那也该是时候变一变了!”

    诸葛尚听出了姜绍言语中的威胁,他这会也意识到帐外的蹊跷之处,脸色变幻,虽然内心同样愤怒,却不敢再轻易开口。

    “你到底想要怎么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