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二十三章南阳公署发展规划(2 / 3)  影视世界生活录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上千个孩子也没问题。

    徐维新神情郑重道:“是,团座!”

    一行人继续行走,忽然前面一阵喧哗声传来,李牧抬头望去,竟然是十几个吊儿郎当的青皮流氓,正在对晚上摆摊的摊位挨个收保护费,有的商户不想交钱,直接被一脚把摊位踹翻,一群人上去拳打脚踢。

    李牧看得心头火起,以他现在的身份,也不好冲上去动手。

    转头吩咐徐维新道:“徐副官,交给你了,先把人逮进去,好好的审一审,一个小时后我要听汇报。”

    徐维新道:“是,团座!”

    一行人逛街穿的都是便服,表面上看只跟着几个警卫,后面其实还有一群远远的缀着。

    李牧说完,也没有继续逛下去的心情,转身回去。徐维新立刻招呼后面的警卫,上去抓人。

    李牧在南阳城的住处,是一处二十几亩大的园子“豫园”,亭台楼榭,花草掩映,最中间是一栋中西合璧,装饰奢华的小洋楼,算得上南阳城最好的宅邸了。

    据说最初是南阳的某位父母官修的,又经过几任官员持续修缮,成了如今的这个模样,收拾了一下,刚好做李牧的府邸。

    回到豫园,刚好晚饭已经准备好了,几个青春靓丽的丫鬟,很快把饭菜备好,一桌子的美味佳肴,豫园的几个厨师精通各种菜系风味,据说还有祖上是从御膳房出来的。

    李牧向来不是亏待自己的人,只要有条件,该享受就享受。

    作为习武中人,每天的运动量大,饭量也很大,很快一桌子菜就吃了个七七八八,这才心满意足。

    刚漱完口,徐维新那边就过来汇报,李牧让丫鬟下去。

    听完汇报,皱了皱眉头道:“这么说,现在南阳城有三大帮会,利用一些手段垄断了不少生意,而且还收保护费,今天动手的,是其中一家叫小刀会的。”

    徐维新道:“他们是这么交代的,我又专门找人了解了一下,确实是这么回事。”

    李牧抬手敲了敲桌子:“南阳,不需要这些灰色势力,也不会允许这些不稳定因素存在。”

    “那边的剿匪任务,现在差不多已经结束了。除了少数一些逃入深山老林,匪患已经被扫荡一空。明天,调两个营入城,然后再通知警察局,让他配合你们,把这几个帮派一网打尽。”

    “举行一个公审大会,罪名严重的直接枪毙,剩下的全部送到山里劳动去,正缺劳力呢!锻炼几年,什么时候改好了,再放他们出来。”

    徐维新立正敬礼道:“是,团座!”

    李牧笑道:“这件事就交给你负责了,好了,回去休息吧。”

    徐维新这才转身出去。

    入主南阳城后,关于南阳未来的发展,李牧考虑很久,对此他有三种发展方略。

    一是有限投入;二是只针对工业和军事领域重点投入;三是全方位投入,百花齐放,从各个方面打造南阳。

    考虑良久,李牧选择了第三种方案,对南阳进行全方位投入,从各个方面对他进行全力打造,争取各领域百花齐放。

    他这么选择,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南阳确实是块好地方,土地肥沃,人力众多,最重要的是,是豫省最后沦陷的城市。

    沦陷的时间,好像是一九四五年四月,离小本子的投降也就几个月而已。

    除了这次沦陷打了一个月仗,其他时间没打过什么大仗,基本都是和平的。

    很适合作为基地经营和发展,而且有他在,南阳地区也不可能再沦陷。

    次日上午,李牧召集公署各部门主管开会,议题有三个,一个是教育问题,一个是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最后一个是征兵和建设民兵预备役的问题。

    教育问题,主要是在南阳地区,尽量让每个适龄儿童,都要有书读,有学上。

    尽可能的普及四年小学义务教育。

    李牧要求也不高,让大家都完成四年小学义务教育,最起码能读书识字,不当文盲。

    其中有天赋,名列前茅的,可以继续上中学。

    这方面难度很大,不是因为人才的问题,截止抗战前,民国的识字率差不多有百分之十五到二十,老师还是很好找的,主要是经费问题。

    想要普及小学四年义务教育,整个南阳地区,可能最少需要新建一千五百所小学。

    新建一所小学,即便大部分都是在农村地区,物料工价都比较便宜,加上桌椅板凳,基础的教学工具,差不多也要三四百块大洋,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如果要摊派,肯定会加重农民的负担,他们可能宁愿孩子不读书,也不愿意承担这些沉重的摊派。

    不少官员都忧心忡忡,生怕李牧真搞什么摊派,以他的地位和权势,只要下定决心,众人还真阻止不了。

    李牧只能说你们想多了,一千五百所小学的建设费用虽然不少,其实也没有想象中的多,也就五十来万银元。

    考虑之后,在众人震惊的目光中,李牧自己出手补贴了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