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六章:正途(3 / 4)  犁汉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昭教训这个,董访就更气,他压着声,但急促道:

    「还不是你说我得罪了李氏,让我出乡避祸?你护不住我,我只能自寻出路。难道留在家里,给那个李乾砍?」

    董昭怒斥:

    「还不是你不晓事?让你当个刀笔吏,你倒与人动起手,为何得罪李乾,你心里没数吗?」

    见董访不说话,董昭缓和了一下,道:

    「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我现在就是给你指个正途。你以为自己还能留在这黄巾军吗?刚刚你出去,是不是有部下告诉你抓了一个汉兵的谍报?」

    董访眼睛一狰,气道:

    「那人是你安排的?你还专门将我给你的信留下了?」

    董昭点头,毫无愧疚:

    「不仅如此,我还留了一封信,直接模彷了你的笔迹,以你的口吻给济阴郡太守写的降表。」

    「什么。」

    董访完全被他兄长这一招给弄傻了,这么害自己二弟嘛?

    然后董昭还在说:

    「你是不是根本没见到这降表。这说明人家已经对你怀疑了,现在指不定就在军府外对你监视呢。」

    董访气的在堂内来回走,嘴里骂骂咧咧,他心里是真的苦,这董昭是真的要害死自己的。

    不行,我不能坐以待毙,他要找王罕说清楚。

    董访正要出门,那边董昭继续道:

    「别傻了,还看不清形势吗?你投的黄巾军根本没可能的。他们拿什么和汉庭打?啊!你现在当务之急就是立马带着你的兵反正,绞杀军内那些冥顽的,到时候有这千余人马,你回济阴自有一番前程。现在就是武人的天下,你有兵有刀,有我的帮衬,我董氏发家就在咱们这一代了。」

    一说到前程,董访马上狐疑得看着董昭,问道:

    「是不是谁许诺你什么了?」….

    见二弟猜出,董昭也就不装了,他坦言道:

    「没错,我来就是说服你反正。只要成了,那济阴太守今年就会举我做孝廉。」

    董访气急:

    「为了一个孝廉,你就要卖了我?」

    董昭皱了眉,看傻子一样看着董访:

    「你是不是做贼做傻了,这是孝廉,你知道意味什么吗?意味着我能入京为郎,意味着我能外放为令。等几年建功立业,又有机会回京为议郎,再外放为太守。这就是已经是二千石了。再往上的九卿我不敢想,但就是这一个二千石,就能将我们董氏带到什么样的位置?你忘记父亲临死的心愿了吗?」

    董访的气力被董昭一句句话给抽尽,尤其是那最后一句,父亲的遗愿,更是让他不知所措。

    十年前,父亲在榻上,临死前对他两兄弟道:

    「吾家五世刀笔吏,只恨不能出一二千石啊!」

    现在兄长有了正途,眼见着父辈的遗愿就要实现。

    他该怎么办?

    这时候,董访想到了渠帅,想到了那个分别的上午。

    渠帅抓着自己的手,情真意切:

    「阿访,这河济地区就拜托你了。等到九月花开,你提兵北上,你我一起会猎中原。」

    真好!

    渠帅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董访眼里他就是能再开山河的英雄,相比于江河日下的汉庭,如日出升的泰山军才是真正的奔头。

    望着还在劝说自己走正途的兄长,董访内心浮现一个念头:

    既然他能卖弟弟,那我卖一次兄长,又有何不可呢?再说了,他才是为兄长选了一条正途阿!现在他还不懂,但日后他是会感激我的。

    想定,董访下定决心卖兄长。但在做这事之前,他还有一个事要问,不然他这兄长活不了。

    董访问他兄长:

    「之前串联各乡豪作乱,你参与了吗?」

    董昭很莫名其妙,不知道他弟弟突然问这个做什么,但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他很不屑:

    「策划这事的是一个叫程立的,窜连乡豪的也是他手下的人。那帮东郡人以为攀上了太守,就真的能站住了?最后太守不还是让我私下来。我这次来只有一件事,就是带你反正。」

    董访再一次确认:

    「你真的没参与?」

    董昭皱眉,见这弟弟不信,他直言道:

    「那个被你们捉住的探报就是我故意送的,他身上的信也是我塞的。他要是我的人?我会卖他?而且,那姓程的是什么人?也想命令我做事?」

    对于自家兄长的为人,董访自然清楚。他说的不会卖自家人,这是万万信不得的,没见到他来就是算计自己亲弟吗?但董昭的后一句,董访是信的。自家兄长虽然已是

    三十,但那心高气傲一直改不了,那外乡人毫无跟脚,根本别想指使得了他这兄长。

    见兄长真的没参与这事,董访才放下心来。手上没有血债,那就问题不大。

    然后他就在自家兄长震惊、不理解的眼神中,喊了一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