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二十六章:典兵(3 / 3)  犁汉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早渡河。

    这既是张冲对他们历史的肯定,也是对他们的信任。

    此时的张冲早就不是过去那轻车简行的样子了,作为一个势力之主,他的随行团队就是一个小的朝庭。

    所以在张冲确认好渡河时间后,各帐下军吏就开始忙碌起来,有打包案牍文书的,有去备好马匹的,有准备随行行李的。

    然后天一亮,在帐前亲兵部的蔡确和郭祖的跟随下,张冲跨上了战马,领着铁枪、铁甲、陷阵、铁林四部兵和横撞军出了真定城。

    此时,全军近三万人的庞大军队已经在城外就绪。

    自从得知幽州军团南下后,张冲就开始从后方抽调兵力。

    先是驻扎在井陉的乐进部千人被调来真定,然后其他各城的一些野战军团也在被抽调。甚至一些比较老的根据地的营兵,如河济地区和濮阳地区的战兵都被抽调北上。

    既然知道对面已经全力出手,那张冲自然也要全力以赴。

    除了关羽的一万军团在依旧守在那面的泰山地区,其他地区的兵力,张冲几乎都有抽调。

    如此,到了七月二十四日,真定城外的大军数量已经膨胀到了三万。

    加上此时在北岸还有张旦、董访的一万多人,两千骑。泰山军已经汇聚了将近五万人的庞大军势,已经在军队数量上接近了卢植的幽州军团。

    虽然里面真正的精兵只有三万上下,但对方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而且依旧还不断有军队向着真定开来,说白了,占据大河上下膏腴之地的张冲,又走的是自下而上的组织结构,论战争潜力根本不是卢植能比的。

    而且张冲的威望也不是卢植能比的。

    从张冲下令大典兵开始,离着较远的鄄城的士伍们就将箱中簇新的军衣换上,带上他们所属的军团名的袖章和其他战场装束,然后就汇合人流度过大河,沿着广阳道一路行军。

    因为在内线行军,在六日内,他们都以日行四十里的速度开往真定。

    这些鄄县营士们很多人甚至都能追溯到老泰山时期,是当年分兵后留在河济地区的。这些人已经快有两年没见过张冲了。

    所以他们一路兼行,就是为了能让张冲尽快看到他们这群忠诚的勇士们。

    而像鄄城军团这样的营士们又有太多了。他们皆如溪流汇海,沿着广阳道北上真定。

    总之,五六年间辛苦忙,今日终于开花结果。

    大王大典兵,各军汇真定。一场旷前的大决战,也将是本书目前为止最大规模的决战就要上演,请月票支持。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