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6章租房巧合(2 / 3)  重生九一从娶媳妇开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李缘他们随着林轩一起走入大门。好家伙!

    看这里的格局,原先应该是座仓库,后来被分隔成为许多小间,做成了宿舍。家具什么的肯定没有的,遍地灰尘,角落还有不少蜘蛛网?

    唯一的优点就是房间多,地方够大。但肯定不是什么住人的好地方。

    “这里原先是职工宿舍?”

    林轩呵呵乐道:“厂子都没有了,也就不需要宿舍。不过这里收拾一下就能住人。街道还能帮忙申请液化气罐。后面有扇小门通往厂里。那里有块场地挺大,可以停好几台车。小李,主要是你们的要求太高。这样的地方不怎么好找。”

    行……吧!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反正这里仅仅是过渡几天时间,以后肯定会搬出去。

    至于破败一些?身边不是还有三个大男人吗?不过话说回来,这时期根本没有商品房,能找到一个落脚的地方已经很不错了。

    通过后面的小门,随着林轩来到了那家厂里。这里同样已经停产,里面的设备也已经全部拆迁走了。只留下了一堆堆的垃圾。

    林轩半开玩笑的问道:“小李,这地方你们租不租?听说你们是卖农产品的,这里跑运输当个仓库还不错。而且前面就是胡同大杂院,后面厂大门对着大马路?”

    李缘乐了。虽说这地方比较“偏远”,属于三环里面一点的“乡下地方”,但未来怎么可能做仓库呢?搞房地产还差不多。物流中心都要到五、六环外面了。

    左右一打量,见地方确实挺宽敞,李缘同样半开玩笑的问道:“那你们卖不卖?租就没多大意思了。”

    听出了李缘开玩笑,林轩就笑道:“土地国家所有,这是街道的集体产权。一般对外只租不卖。”

    说实话,像京城这样的大城市的街道办,他们个个都是大地主,后来每年收租金都能收的手抽筋。但一般绝不会往外卖的。

    “林哥,那就这样吧!这里我们就租下了,等会儿还要去办暂住证呢。”

    “行!那你们先等等,我马上去叫人。”

    “……”

    在这个年代,做个北漂都很不容易。外来人口要在京城等城市长期居住,一定要办理暂住证。否则的话,一旦被抓,就会被当成盲流遣送。

    关于遣送制度,好像各方的诟病居多,后来这政策就被废除掉了。

    其实暂住证的价格并不贵,办理起来也比较方便。到公安机关就能受理,每人每月只需要2块钱。

    当然,后来的城市化,使得大城市进入到了高速建设期,到处都是工地搬砖的民工潮。有些地方的派出所甚至每年能收入上百万的暂住证费用?

    要知道,像派出所这样的政府机关,依靠的都是财政拨款,连购买一支铅笔一张纸都由财政负担,自己根本不需要花钱。

    于是某个城市的派出所钱多的烧手,他们也头脑发昏,索性就购买全套红木家具?把局长气了个半死,直接把那所长臭骂一通!(笑哭)

    但反过来说,似乎办理暂住证应该比较容易,但也有两个要求:一是有固定居住地点。居住在工地也行,或者保姆居住在主人家也行,但一定要有固定地点;另一个就是需要稳定的工作。

    就是这两个很简单的要求,其实许多农民工都不能满足。所以像北漂这样的群体,许多人就拿着自己的学生证。甚至毕业好几年依然保留在自己身边。

    这就像古代的路引制度一样,士子就能享受到某种优待。现在的学生同样如此,他们就不需要什么暂住证。

    到最后,北漂里面就出现了茫茫多的文青!

    ……

    十几分钟后,林轩陪着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过来,并且为李缘介绍说:“小李,这位就是街道办的云科长。”

    “你好你好。这地方是不是你要租下?价格就是说好的那个?”

    “对对。云科长,你好。以后需要你多照顾?”

    “应该的应该的。听说你们做啥农产品的生意?”

    “就是一些山里的野货。不算个啥。”交浅言深,李缘也不想多解释什么,“哦,正好这次带来了不少东西,等会儿林哥帮下忙,一起送过来。云科长,没啥贵重的东西,就是吃个新鲜。”

    在家里的时候,李缘他们跑了几次山,再加上年底村里又捞了几大网,所以这次就随车带来了不少的山货渔获。幸好现在北方已经天寒地冻,放室外就像放在大冰箱里。根本就不怕东西放坏。再说,让李缘他们几个男人自己做饭?那还比如杀了他们呢。

    云科长听懂了李缘的意思,他的笑容热情了许多:“不用这么客气,不用送。”

    “怎么不用?如果晚上老哥有空,还想和你喝几盅呢。我们都是刚到京城,还想向您请教一二呢。”

    “……”

    俩人客套了几句后,很快就签完了租房合同。现如今的租房合同相当简单,无非写个金额和日期。

    签完以后,云科长就好心提醒道:“小李,这块区域区里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