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8章剧本修改(2 / 3)  重生九一从娶媳妇开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

    一顿欢乐的年夜饭,随后全家一起看春晚。这就是大多数家庭的除夕之夜。

    而在春晚开始之前,全家人早已经挤到了电视机前,等待着这传说中的最高殿堂。

    说心里话,之前的鱼头坳村就比较可怜。由于没有通电,他们从来就没有看过春晚的节目。当然,其他娱乐活动同样很少,甚至连打麻将也都刚刚学会?

    所以老妈媳妇她们更是兴致勃勃,目不转睛的盯着电视机,恨不得直接钻到里面去。

    然而在李缘眼中,这届春晚……差强人意吧!没有什么让人印象深刻的节目。就连最受欢迎的小品节目,老一辈小品王陈二爷与央妈决裂,新一辈小品王本山大叔还未神功大成。

    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几首歌曲,《像雾像雨又像风》、《涛声依旧》什么的。

    哦,还有牛群、冯巩的相声《拍卖》,其中就有拍卖国足洋帅施拉普纳的一根头发,并且受到的现场观众的热烈追捧……

    由此可见,此时的国足有多么的热火?洋帅有多么的火爆?哪里像几十年后,相声中只要提到国足,那绝对就是挖苦嘲讽。就等着国足那帮孙子打官司了。

    mmp!那帮孙子居然还有脸打官司?

    ……

    快乐的日子总是很短暂,春节一晃而过。

    在放假的那几天,李缘带着媳妇儿子回了一趟娘家,并且基本说妥了饮水机的事。他又跑了一圈去拜年。王全那里,罗长风那里……

    有趣的是,李缘同样礼节性的拜访了熊祁,他就是那个市里新安排的野山清泉董事。倒也没有其他意思,主要就是认识一下,顺便送些年货。

    可没想到的是,熊祁明显就是个耐不住寂寞的小老头。见面以后,他不仅对野山清泉的事刨根问底,而且还打听了不少细节。到最后,当他听说野山清泉竟然还有非洲农场,就主动请缨,想要到那里看一看。

    李缘当然无可无不可。老同志想要散散心,无非就是一些差旅费。

    反正忙了个半死,在家里就没有待多长时间。总算把这些关系全部跑完,李缘就急匆匆的赶回了京城……

    一回到京城,李缘就把三个编剧组全部召集起来,他们一起开了一个大会。

    “李老师,按照您的要求,这三个剧本已经全部完成。你要求的时间太紧张了,我们这几天可是经常熬夜。”

    “辛苦了,大家都辛苦了。我从老家带来了一些土特产,等会儿大家都分一分。”李缘乐呵呵的说道。

    对于这些学生的加班加点,李缘倒也没有小气,给足了他们津贴。

    当然,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把李缘所说的创意,制作成完整的剧本?这是肯定做不到的。无非先把整个剧本先做个大概,然后再把细节慢慢的补充进去。

    然而刚翻完第一个剧本——《两杆大烟枪》,李缘就发现了不少问题:

    “这里有几个问题。像这样充满了暴力犯罪的黑色幽默影片,如果想要做成合拍片,内地方面肯定通不过。关于审核方面的政策,你们应该比我熟悉吧?那就需要改背景。改成……民国时期的魔都。地下黑帮、租界、小鬼子、军阀等等。”

    “李老师,这个可以。有了多方势力,反而能够增加戏剧冲突。”

    “你们认为《两杆大烟枪》这个名字不好,很容易引起误解?让人联想到独品。这个确实应该修改。”

    “能不能改成《两杆大金枪》?皇宫里流传出来的两杆镶金的古董老爷枪?”

    “就这么改。不影响主线故事就行。”

    “……”

    由于原版的《两杆大烟枪》是英国影片。而在英语中,大烟枪有着完整性、全面性的寓意,就预示了整部影片是多线叙事,但剧情就是个完整的剧情。

    当然,大烟枪也是这部影片的核心元素。围绕着这两杆大烟枪,发生的种种趣事。

    所以作为英国影片,《两杆大烟枪》这名字就相当合适。但魔改成为了国产片,就没有了那种味道,反而会引发某些不愉快的歧义。还不如改成《两杆大金枪》呢。

    “李老师,我们总觉得,你这个《两杆大烟枪》……没出彩的地方啊?”终于有学生提出异议。

    你也别说,事实确实如此。

    在原版的《两杆大烟枪》中,前半个小时让人昏昏欲睡。而且多线叙事结构显得有点杂乱。还需要不断的用旁外音来解释人物关系。

    更让人不习惯的是,《两杆大烟枪》里有四个团伙,外面还有一个俩人小团伙,一个父子档的独行侠。可是在演员的挑选中,似乎都是一个标准,就是那副匪徒的模样,根本让人难以分辨。

    尤为奇葩的就是,也许英国老根本没有什么想象力,混黑帮的都是西装革履大背头?这服化道是怎么做的呢?看的能让人吐血。

    要一直到半个小时后,随着剧情的展开,才慢慢的渐入佳境。

    另外就是,这部影片的精髓部分,毫无疑问就是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