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73章恐慌情绪(2 / 3)  重生九一从娶媳妇开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是吗?提醒你一句——我这里已经拿到你在股东大会上的录音了呦?”

    实话,既然今的专访为了危机公关,李缘肯定不会实话实:“安娜,你们肯定曲解了我的意思。”

    “曲解?”

    “对!首先,关于纳斯达磕泡沫,那肯定是存在的,应该有许多华尔街专家做出了分析了吧?而且要符合经济规律——互联网企业也是企业的一种,不可能背离这种经济规律。绝不可能一直上涨,而且保持着这种很夸张的上涨程度。所以一定有回调盘整的阶段。我在股东大会上,主要是提醒有这样的风险;其次,互联网企业的盈利模式,目前确实还没有很成熟的案例,各家企业都在自我摸索阶段。这也是客观现实。因此,节约运营成本,保证有充足的现金流,这是每一个成功企业都会做的事……”

    “哦?那按照你的观点,你对互联网的未来怎么看呢?呵呵,李,我希望你不要用那些外交辞令,最好对我们的读者亮明观点?”

    “没问题。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互联网的未来,起码是现在规模的10倍以上!”

    “啊?你真的那么看好吗?”

    “当然。一个是短期的经营策略,所以我们要避开泡沫风险;另一个就是长期趋势。我可以很肯定的——互联网就是未来!”

    “哈?那你的这个观点,有什么证据呢?”

    “当然樱听过没有,我刚刚收购了三家俱乐部——谢菲尔德联足球俱乐部、丹佛掘金队和科罗拉多雪崩队?收购这三家俱乐部,就是为了我在互联网产业的布局。因为我很看好互联网的未来发展,像球赛直播之类的。的话能够撒谎,但花的钱会撒谎吗?呵呵。”

    “呃?虽然……如此,可为什么你在股东大会上那么呢?抱歉,李,录音内容确实很让人误解啊?”

    “好吧好吧!我忘了最后一点——商业机密!”

    “啊?商业机密?难道你是在误导……?”

    “不不!千万不要随便解释。那是秘密。我只对我们的股东负责,并不需要向公众负责。至于外界的某些非议,我只能够——无可奉告!呵呵!”

    “……”

    ……

    作为美国和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之一,《洛杉矶时报》的报道同样引起了众人关注。

    关于李缘“商业机密”的法,不少人就彻底糊涂了,也无法判断真假。只能够……慢慢的过去了吧!

    毕竟每的热点新闻太多,也不可能揪着李缘不放。

    而互联网的热度依然不减。不仅纳斯达克指数屡创新高,而且各家初创企业相继上市,并且在世界各国犹如雨后春笋般的成立。

    其中同样的包括国内,前有互联网前三强:搜狐、新浪、网易在纳斯达克上市,引发了国内一波波的互联网热潮,还出现了一大批第一代互联网新贵。与此同时,后三强:bat,它们也在差不多的时间内正式创办。

    然而就在这样的如火如荼的热闹场景中,慢慢的出现了几朵乌云……

    2000年2月,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感觉到形势不对,觉得泡沫有点大、似乎风险过高,200的市盈率哪个国家的央行受得了啊?就开始着手打击一下投资积极性,宣布大幅度加息,加到1995年之前的水平,提高资金流动成本,促使人们投资的时候更加谨慎。

    可是这个消息一放出来,股市虽然有了一定的波动,但是还没有到引起重视的程度。

    在宣布加息一个月之后,3月10号纳斯达拷了最高点5048,3月13日本子经济再次进入衰退期的新闻,引起国际市场上针对科技股的抛售,投资者担忧的情绪开始升温。

    所以,鬼子向来就不干什么好事。

    终于到了3月20日,着名的金融杂志《巴伦周刊》发布了一篇名蕉烧光》的封面文章,揭示了目前这些互联网公司的糟糕现状:

    在调查的207家互联网公司中,71%的公司利润为负,51家公司的现金会在12个月内用完,就连互联网偶像单位亚马逊的现金流也只能维持10个月,很多互联网公司的创始人和早期投资者都在尽其所能的套现,从旧经济体系流向新经济体系的资金马上耗尽,无钱可烧也无钱可赚的互联网公司即将跌落神坛……

    这一次,就不是李缘这种的乌鸦嘴了,而是全世界很有影响力的金融专业媒体。

    市场终于开始了恐慌,股价开始了自由落体。

    投资者开始恐慌性抛售,才过了不到一个月纳斯达克指数就跌了超过25%,仅仅4月14日一就跌了9%。

    在这种股崩的气氛中,整个股市市值蒸发了三分之二。不少明星公司市值断崖式下跌甚至关门歇业……

    随着许多互联网企业的扑街,大多数互联网公司的市值跌去了75%,即使是经营情况良好的亚马逊和ebay市值都跌去了一半。

    同时还牵连到那些通信公司和硬件公司,思科和sunmicrosystem跌去了几乎90%的市值,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