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章 大争之世,出山!(3 / 3)  诡异复苏,我神明的身份瞒不住了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主持常元真人,也召来另外永乐宫、白云观两大祖庭,以及门下七真,即遇仙、南无、随山、龙门、嵛山、华山、清静七宗掌门,一同商讨大事。

    讨论的同样是昨晚广南那边的城隍夜巡一事。

    如此轰动的情况下,自然不可能不知道。

    全真道虽然与正一道并列道门两大派别,然而名气相较正一道,要小不少。虽然在电视剧里经常出现,可形象不怎么正面。

    甚至还有人以为全真道已经消亡了……

    必须做出改变才行!

    时值艮八运年间,最是光大门楣的好时候,身为主持的常元道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一番商议,全真道做出了和正一道相差无几的选择。

    然而,比这两大派更早做出行动的,却是民间众法教。

    ……

    所谓民间法教,乃是自道教发源,结合民间地区文化而自成一脉的门派。

    没有固定的道观,没有固定的修炼场所,大多游走四方,靠师徒传承,隐而不显。

    相比正统道教,他们则更重法术神通。

    用通俗的说法,就是把法术应用到现实当中,其法术神通都追求现实作用,如求财升官,消灾治病等等。

    常见的有闾山派、华光派、梅山派、阴山派、玉皇派、六壬派、药王教、灶王教、出马弟子等等,活跃于大夏境内各地,其中又以南方居多。

    “道法本不多,学会一个字,降尽世间魔!”

    民间法教虽然传承有限,没有真正撑得起门面的顶尖强者,但不意味着弱小。

    他们的优势在于门徒广泛,即便偶尔有一两个败类,也不影响法脉流传,势力范围遍布大江南北。

    加上两广境内,本就是民间法教传承最完整,修行者最多的地方,因此城隍夜巡,真神出世在民间法教圈子引发的轰动,远超外界想象。

    当两广境内的法教弟子将消息传递出去,掌教们统统坐不住了。

    这可是真神啊!!

    仿佛跟古代从龙之功摆在面前,只需要做出正确选择即可,试问谁能不心动?

    “天上至尊是玉皇,人间最贵是君王;天下鬼神皆敬仰,唯有闾山做主张。驱邪禳灾,济世救民,怎能少得了我们闾山三奶派?”

    “坛前转下和神鼓,清凉树下会仙家。梅山翻坛祖师座下弟郎,当仁不让!”

    “阴山法主,鬼力大王,令旗调兵遣将,五猖神前莫装。论驱鬼锁魂,还得看我阴山法!”

    “正一玄皇,赵侯骑蟒。说到降魔本领,我们玄皇会就没怕过。”

    “……”

    一时间,民间修行圈子闻风而动。

    ……

    这等大事,自然也少不了佛门。

    自古佛道相争,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九华山,乃地藏王菩萨道场,古寺多达百座。

    祗园寺,九华山四大禅院之首。

    住持方丈觉明和尚召集各院首座商议大事,吩咐完后,长叹道:“愿我佛门弟子,同心同德,护国佑民,饶益有情,此乃成佛之基,众善之首!”

    广南,韶州。

    南华寺,南宗禅法祖庭。

    六祖真身前,主持方丈传法和尚先是默诵一边《楞严经》,才对身后众人说:“六祖曾言,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觅兔角。此番入世,望尔等能有所获,好继承我禅宗衣钵。”

    “弟子谨记!”

    众和尚齐声应答。

    ……

    尚不知自己闹出的动静,已经惊动整个大夏修行界的陈景乐,此刻刚回到家,准备做早餐。

    忽然心念一动。

    伸手一抓,于虚空中抓出一张燃烧着的黄纸疏文。

    “嗯?居然是专门上给城隍的?!”

    陈景乐惊讶。

    不过当看到疏文上盖的印章时,表情顿时变得有意思起来。

    发个4K的大章~好消息是没阳,坏消息是被子太薄着凉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