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六十七章 总攻在即(2 / 3)  宋阀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他加徐绍为太保,晋封国公。官居一品。

    诏书一下。东京沸腾!前此时日,台谏长官秦枪才在东京军民面前信誓旦旦表示,朝廷绝无放弃京师之意,这余音仍在,天子就弃京而走!既悲且怒的百姓阻挡赵桓车驾出城,太学生堵着城门请愿,求皇帝坚守社稷。

    当初,赵估逃离东京时,东京军民也是这般阻挡。当时,童贯下令军队镇压,造成血案。赵桓登基以来,虽然对前朝旧臣如“六贼。之辈痛下杀手,但在对待百姓时,却每每释出仁德之意。但此次面对东京军民震动天地的号哭,他始终不曾『露』面。而是命次相何栗出面,安抚百姓。[]宋阀267

    何栗连爬三次才跨上马背,当他立在群情激愤的东京军民面前时,竟不知语从何起,只能一再地重申,天子“南巡”只是权宜之计,早早晚晚,必当还都东京。百姓前些天才受了秦枪的骗,哪里肯信他的话?山崩海啸般的怒吼声使这位大宋宰相大惊失『色』,慌忙逃回圣驾之前。

    赵桓进退不得,耿南仲见事态如此,便说徐绍素有威望,不如让他来劝退百姓。皇帝情急之下从其所言。徐绍何等人?岂能看不出耿南仲用意?百姓连天子的诏命都不听,挡着道以死相『逼』,我一出面说不动还好,万一劝退百姓,估计就是下一个李纲,因此推托不来。

    赵桓急得没奈何,只能召来了殿前都虞侯何蓟,命其带军“开道。”并再三嘱咐“勿伤吾民但这种情况之下,怎么可能“勿伤”?

    皇帝终于还是走了,无助的东京百姓嚎哭还城,没有谁知道等待他们的将是何种命运,,

    与此同时,远在河东的徐卫还不知道皇帝已经放弃东京,退往南方。他正在准备金军即将发动的全面进攻!在足足袍击两昼夜之后。金军的袍车群终于消停了,但上到招讨使徐卫,下到普通士卒,都知道袍击一停,金军就将大起步军全力扣城,真正的决战,此时才算开始。

    大雪已经下了两天两夜,整个平阳城银妆素裹,白茫茫一片。可对于宋军而言,恐怕没有谁喜欢这美景。骤然转寒的气候让守卫城头的将士们苦不堪言,长时间的缺乏活动。让人感觉自己的血『液』都快凝结。只能期盼着英勇的伙夫们能突破金军的石弹群,将那稍微带着热气的汤送上城来。暖暖肠胃。

    “快!都麻利些!将石弹全部送到西城!”徐成口中喷出团团白雾。正指挥自己的部下搬运石块。两天两夜的袍击。大量的石块被投掷到平阳西城,阻断了街道,击毁了房舍。因此,在金军袍击停止以后。守军的首要任务,就是疏通道路,并将女真人送来的这些石弹运到袍车阵地,准备还给人家。

    徐卫带着马扩,杜飞虎等将佐幕僚踩着漫过脚背的积雪大步而来,徐成在叔父经过时抱拳一礼,躬身相迎,虽然是叔侄,可他的级别还不够跟招讨相公说话。

    “西城算是毁工。有幕僚小声说道。可不是么,这一片望过去。还有一间能避风雪的房舍没有?残垣断壁比比皆是,大大小小的石弹遍布街道,有时候甚至找不到落脚的地方,而这还是士卒们清理之后的结果。

    房倒了还可以再修,不过花些银钱。要是城丢了再想夺回来,付出的可是鲜血!踏着『乱』石,招讨司一行人终于登上了城头,徐卫看到,原来的金军袍车阵地上,数百座袍车已经后撤。只留下被击毁的残骸和尸体未及收拾。据城头守军上报。两日来,共击毁敌军袍车一百余座。击毙击伤敌军也当在两千人以上。而我军未失一座袍。只是伤亡数百人。

    “看,金军作业部队,攻城部队。以及各『色』器械都推到前线估计今天就将扣城王禀手指金营大声说道。

    徐卫瞄了一眼,冷笑道:“让它来,正好检验两壕三墙的防御体系是否牢固。传我将令给四壁守御以及邵翼,各军弩箭上槽,弓箭上弦,石弹上套,全部就战斗位!憋了足足两天两夜,弟兄们该活动活动了”。

    两天的饱击,对守军士气的打击不可谓不重。再加上这场来得真他娘不是时候的大雪,让平阳的防务雪上加霜。徐卫带着文武官员逐段城墙地巡视,激励将士,看望伤员。凡遇带伤坚持者,徐卫必停下询问姓名伤势,亲整其甲,情如手足。前几年,他才带兵的时候。也这么干,当时张庆还笑他说不用搞这些虚头巴脑的。可时至今日,徐卫无论战时平时,对待士卒都是一般无二。人虚伪一阵不稀奇,稀奇的是虚伪一世。如果谁一辈子都保持着虚伪,那这种虚伪,

    大雪纷飞不停,宋金两军都在作总攻之前的最后准备。为了一举攻破平阳,完颜委宿仅一线攻城部队就出动了两万人,还不算后头的器械支援。借助望楼。现在金军已经弄清楚平阳的防御体系。

    最前面,是城池原有的护城壕,既宽且深,必须用壕桥连通方能渡过。其后是一道丈高的矮墙,再后又是一道壕沟,但不如护城壕来得宽。这道壕沟后,又是一道丈高城墙。最后才是平阳主城。这种防御体系,金军从前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为了不打糊涂仗,委宿聚集各族文武研讨战法。

    面对这种城防,金国将领们是伤透了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